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来历故事,寒食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28 21:06:06

每年公历四月五日,是我国一个传统的节日 ---清明节。

清明节到来的时候,正是阳春三月,桃花开了,柳树也放绿了。所以,许多诗人、画家都愿意以清明节为背景写诗作画,有些诗句在民间流传很广。

清明,本来是个节气的名字,每年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在农业生产上,清明是一个重要节气。

清明这个节气,怎么会演变成祭祀的节日呢?这又与寒食节有关。

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古人过寒食节,禁火三天,祭祀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明。日久天长,寒食与清明也就没有严格的区别了。到现在,人们已经把清明和寒食并在一起称呼了。

在过清明和寒食节的日子里,人们都上坟扫墓,踏青春游,打球,荡秋千,有的地方还在井边插上杨柳条,据说“井井有条”这句谚语就与这个风俗有关。有一个最有趣的祭,家家不动烟火,都吃寒食。这个禁火寒食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呢?这里有一个十分动人的传说。

在我国春秋时代,晋国君主晋献公,非常宠爱他的妃子骊姬,想把君位传给骊姬生养的小儿子奚齐,可是按照宫廷的礼法,妃子生的儿子是不能接班当皇帝的。于是,他们设下计谋,把太子申生*害。申生的弟弟重耳,怕受到株连,为保全自己就偷偷地离开了晋国,流亡到国外去了。

重耳在流亡国外期间,过着流浪生活,受尽了艰难困苦。当时一个非常贤良的大臣名叫介子推,一直跟随着重耳。

一天,他们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随身携带的干粮全都吃光。一连几天几夜没吃东西的重耳,饿得头昏眼花,再也走不动了,绝望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眼望着苍天,叹了一口气,悲痛地说:“苍天啊,重耳一死是件小事,可是晋国的百姓过不上康乐的生活却是件大事啊!”说完,泪水象下雨一样往下流。

介子推听了这话,很受感动。心想:重耳在这个时候还念念不忘黎民百姓,精神真值得敬佩呀!这就更加增强了他扶持重耳的决心。他猛地一跺脚,跑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咬紧牙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可以想象,介子推是忍着多么大的痛苦啊!

重耳接过这块烤肉,狼吞虎咽,吃个精光,当时就打起精神来了。他笑着问:“这肉是从哪儿弄来的?还有吗?"

介子推把裤腿往上提了提,说:“这肉,是从我腿上割下来的,您如果喜欢吃,我愿意把这条大腿上的肉也割下来敬奉给您。”

重耳双手抱着介子推那条鲜血淋淋的腿,感动得热泪直流。他说:“子推啊,你这样诚心待我,我将来用什么报答你呢?"

介子推扶着重耳坐下,说:“我这样做,绝不是为了求得什么报答,但愿您能永远记下子推这一片丹心。您我二人,长期流亡在国外,亲眼看到并亲身体验到民间百姓的疾苦,久后,您要多想治国富民的办法,做一个清明的受百姓拥护的国君。”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晋国的忠良大臣终于战胜了奸臣,接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叫晋文公。重耳做了国君之初,对介子推曾给予他的帮助,还铭记在心上。但时间久了,就渐渐淡忘了。一次,晋文公封赏在流亡期间忠心耿耿地跟随他的有功的大臣时,竟然把介子推给忘了。

有的大臣看这件事实在不公,便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重耳猛然想起了往事,心中十分惭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封、受赏。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都拒绝了,不肯前来。重耳更加感到于心有愧,于是亲自来请介子推。当他来到介子推门前时,只见门上挂着锁,院子里空荡荡的。向邻居一打听,才明白介子推知道重耳会亲自来,但想到重耳的无情无义太使人伤心,决定不见他,就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

重耳马上命令随身带领的*上山寻找。绵山山高路险,林深草密,在这里寻找两个人,就像大海捞针一样难啊!一连找了三天,连个影子也没有见到。

这时,有人献上一条计策,说:“不如放火烧山,在上风头从三个方面点火,留下一面作为出口。介子推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孝子,大火烧起来之后,他为了保证老母亲的安全,必定背起老母亲朝未点火的一面逃出山林。”

重耳听了这条计策,觉得有道理,当即下令大火烧绵山。霎时间,熊熊大火冲天烧起,烟云遮住了太阳。*齐声呼唤介子推的名字。重耳守在出口的地方,盼着介子推从山林中走出来。

火,烧尽了,人还是没有出来,等士兵们冲进林子里寻找时,只见介子推背着老母亲靠在一棵烧焦了的大柳树下死去了。重耳望着介子推的尸体,立刻跪下,放声大哭起来。哭了一阵,他清醒了过来,决定好好安葬介子推和他老母亲的尸体。在人们摆弄介子推的尸体时,发现他背后的柳树有个树洞,洞里有介子推的一片衣襟,掏出来一看,上面用鲜血写着八句诗,大意是:割肉侍候君主尽了我一片忠心,但愿君主经常保持清正廉明。我死在柳树下做了鬼了,

这要比在君主身边做大臣还好。倘若君主心目中还有我,当你怀念我的时候常常自我反省吧!我在九泉之下问心无愧,祝愿朝政清明再清明。

重耳看过之后,心像刀绞一样疼痛,将这血书藏在袖口里,把介子推安葬在大柳树下,同时决定把这座绵山封赏给他,并改名为“介山”。还规定每年到了介子推被烧死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严格禁止动烟火,都要吃寒食。这就是清明、寒食的由来。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来历故事,寒食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