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猛为何没死,戴猛挑拨离间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01 11:32:12

天才的诞生

四、五岁的时候,他拿着荻(一种形似芦苇的草本植物)笔在灰土中写字,“恒以荻为笔,书灰中学字。”

九岁左右,他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春秋》、《孝经》、《毛诗》、《论语》等儒家经典,“颇以属文为意”——也就是说,想写文章——想当作家了。

到了十岁,他因为一本奇书,偶然击中了自己那颗小心脏,于是慨然有寻仙之志。

再大点,“神仪明秀,郎眉疏目”的他,已经“读书万余卷”,并很可能把儒门大学者作为人生目标,要“一事不知,深以为耻”了。

十七岁,他已因才学而知名,与江敩、褚炫、刘俣等三人,号称“升明四友”。

那么,这位天才少年,他是谁。

线索其实已经有。

既然是“升明四友”,而升明是南朝宋顺帝刘准的年号,也就是公元477年七月到公元479年四月这两年,这个人,是南朝宋时代的人。

宋顺帝是南朝宋室最后一个皇帝,升明三年的时候,他就被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所取而代之,那么这个人,自然就是生活在宋齐时候。

这个我故意卖点关子的奇人,异人,伟人,达人,或者说行走的百科全书以及精通儒释道的大家,就是生于公元456年逝于公元536年的陶弘景先生。

戴猛为何没死,戴猛挑拨离间(1)

我为什么要故意卖关子呢?

而陶弘景的一生,生于宋,知名于齐,而归道山享大名于梁,他历经南朝宋齐梁三代,活了八十一岁。

他辉煌的一生,好比某些学者比如王明,对他仰慕的葛洪先生所开也是八十一岁的履历证明,在我看来犹如老子《道德经》的八十一个章节,高深莫测,抑扬顿挫,而蕴义变幻无穷,吸引了无数人去揣摩他生平伟志与纠结复杂的哲思。

每次,只要我一想到或读到陶弘景先生时候,我就有种无从下笔的感觉,觉得真有一部十七史,不知从何说起之感:

太渊博了。

太多面了。

太——跨学科了。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天文地理,医药兵书,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只有你没想到的,仿佛绝无他陶弘景做不到的。

他是所谓的道家上清派茅山宗的大师,按理应该讲究老子《道德经》所谓致虚极守静笃,但你也一定不会想到:

他居然研究兵书。

因为他并非一个弱不禁风的读书人,而是能文能武,“便马善射”,这或许就是他也研究兵书的原因。

他著有《太公孙吴书略注》两卷,似乎还注解过《鬼谷子》。

他不止研究兵书,他还要像干将莫邪那样打造兵器——神兵利器。

他著有《古今刀剑录》一书,记载了从夏启到梁武帝时期帝王所铸负有盛名的刀剑,共四十把,并对每一把宝剑的名称、尺寸、铸造过程乃至上面的铭文都有介绍。

这本《刀剑录》从有名的比如秦始皇的定秦剑、刘邦斩白蛇的赤霄剑,到没有什么名气但也有自己独特之处的普通帝王宝剑,洋洋洒洒,娓娓道来,颇有点意思,好比身为历史学家的英国卡莱尔也写《衣裳哲学》。

《刀剑录》,这是有关宝剑的历史或理论;且据《梁书》本传记载:

梁武帝大通年间,陶弘景就把自己监制的两口宝刀,献给了梁武帝。

戴猛为何没死,戴猛挑拨离间(2)

还有,梁元帝萧绎,他是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文采风流自号金楼子的他,在他自著的《金楼子.终制篇》里曾特别要求,死后,要带“陶华阳剑一口以自随。”

陶弘景又号“华阳隐居”,故后人又叫他陶华阳或陶隐居。

陶弘景的地理学造诣,表现在他的《古今州郡记》三卷,并造《西域图》。

陶弘景的天文、历算方面,表现在他曾制作浑天象,高三尺许,以及《帝代年历》五卷,并“以算推知汉熹平三年丁丑冬至,加时在日中,而天实以乙亥冬至,加时在夜半。凡差三十八刻,是汉历后天二日十二刻也”——(《南史.陶弘景传》)

他还是一名书法家,以“骨体劲媚”而别具一格。

他也是一位有造诣的画家。

当然,作为九岁就开始阅读儒家经典的学者,他保持着东汉经学家的家法,也就是不故意标新立异,而严守训诂,而遵守师说,这一点也很像他崇拜仰慕的葛洪。

事实上我说陶弘景十岁时因为一本书而改变三观,或三观更加正了,那本书就是葛洪先生的《神仙传》。

中国历史上估计有很多人特别是道家人士,都受过葛洪《神仙传》的影响,从而把寻仙访道作为一生志向。

其中,有我特别喜欢的两个人,一个是陶弘景,一个就是我以后将要谈到的陈撄宁先生。

这两位大师,都曾在他们或许不乏青涩的回忆里,讲述过初读葛洪《神仙传》的那种喜悦,那种灵心的感动与灵魂的抖颤。

据《华阳陶隐居内传》,陶弘景那时仅仅十岁,大概偶然从乡人处得到一本葛洪的《神仙传》,读到淮南八公升仙的事迹后,叹赏道:

使人有凌云之气。

于是他,“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

如果是天才,我觉得,那就根本不需要汗水,只需要触悟的时机。

·02·

生不逢时的天才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很多稍微知道点六朝史的人,大概都知道陶弘景这个人,尤其是他的“山中宰相”这个别号,我当年根本不知道什么佛家道家的时候,也在一部沉甸甸由各路名家解读《汉魏六朝鉴赏辞典》里,首次读到这首诗,解读的人自然会提到他那众所周知的雅号。

于是,我就在那时,知道了陶弘景这个颇为煊赫也颇为风雅的别号。

山中宰相——山中,宰相,在山中的宰相,意味着,不免总有一种在强烈的反差对比中,生出一股颇有点崇高、伟岸的张力,堂哉皇哉,于是这个词仿佛带点魔力似的,将我裹挟。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往事如烟,难以忘怀,大概那位解人的评注,也一定会从他的人品着眼,而予以道德品格上的阐释发挥吧。

但是,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的是,其实,最开始进入仕途的陶弘景,曾经有过一段相当灰心丧气的过往。

他的“山中宰相”的别号,如果结合他的生平取舍看,我觉得很有一种透着人生讽刺的味道,也就是说,容易被我看做一个雅谑——趣味高雅的戏谑。

因为最开始年轻的陶弘景,犹如年轻时候的陶渊明,“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并不甘心日后在山中做个宰相,而至少在四十岁之前就要成为一个尚书郎。

说起来这个志向,对于现今的你我难度可能有点大,因为尚书郎是古官名,东汉始设置,最开始从尚书台令史中选入,后选拔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 ,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满三年称“侍郎”。

所以,陶弘景曾经梦想担任的尚书郎,原是尚书台侍郎之下的官,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按现在算法起码是地市级干部,但对于陶弘景来说,似乎本应是题中应有之义,因为他家原是江东门阀大族,尚书郎嘛,应该不难,他或许想。

让我们大致瞅瞅他的履历或他曾经显赫的家世: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就是今天南京地区的人。丹阳陶氏是大族,在研究南朝江东道教史的时候,有一个常识需要我们记住,就是什么丹阳陶氏,好比葛洪的葛氏,许迈、许谧的许氏,以及吴兴陆修静的陆氏,还有钱塘杜子恭的杜氏,晋陵也就是今天江苏常州华侨的华氏,这些人,他们大都是江东世代为官把持权柄的门阀士族,同时他们也大都原是天师道的世家,彼此互相提携、扶持,通婚,搞裙带关系,玩很多人都无比艳羡的潜规则,自是不在话下。

例如,上清派的宗师许迈家与同县同乡的葛洪家,世为姻亲,与同郡陶氏、晋陵华氏等奉道世家,也是累世通婚。

具体来说,比如许氏家族的许翙,是所谓上清派的第四代宗师,他的儿子道教史上很重要的许黄民之妻,为葛洪重孙葛万安之女。

又如陶弘景七世祖陶濬之女,嫁给了著名道士许谧之祖许尚为妻,而许谧本人又娶濬从子陶威之女陶科斗。

作为江东名门大族的丹阳陶氏家族,陶弘景的七世祖陶濬,孙吴时官至镇南将军、荆州刺史并封为句容侯。

入晋以后,拜为议郎、散骑常侍、尚书。

陶濬的哥哥陶璜与弟弟陶抗一系,在晋代也是所谓“累世冠缨”,家族中担任朝廷高官的,也是屡见不鲜。

到了陶弘景的祖父陶隆,跟着刘宋的孝武帝刘骏征讨有功,封晋安侯,其人“美姿状,有气力,便鞍马,善骑射。”

并且,也是一个能文能武的达人,“好学,读书善写,”——不仅如此,跟精通医学尤其药物学的陶弘景一样,“兼解药性,常行拯救为务。”

懂医学,还有一颗悬壶济世的心。

陶弘景的父亲陶贞宝呢,官至江夏孝昌相,“亦闲(娴熟)骑射,善草隶书。家贫,以写经为业,一纸直价四十,书体以羊欣、萧思话为法。”

看来,与葛洪还有陆修静这些原出儒门的道学大师一样,到了陶弘景父亲一辈,家道也有些中落了,但因为家学渊源,陶弘景父亲也是一位医道大家,“深解药术,”还好学不倦,“博涉经史,好文章,”人呢,也与陶弘景一样很漂亮,“美风仪”,于是谈笑有鸿儒而往来无白丁,“凡游从与萧思话、王钊、刘秉周旋,多为诸贵胜所赏遇。”

于是有人说,到了陶弘景这一代,虽然不是什么有权有势,但在南朝上流社会特别是读书阶层,还是很有一定的人缘关系。

不过他最初的经历与他的前辈葛洪还有陆修静一样,都是政局起伏多变颇不易处。

在陶弘景的少年时代,刘宋皇室集团内部正是宗室相残的末期。

大约陶弘景二十二岁时,领军将军萧道成发动兵变,指使杨玉夫等人*死了后废帝刘昱,然后立了一个宋顺帝刘准作为傀儡,没过两年就学他的前辈宋武帝刘裕代晋自立——而代宋自立了,建立了史上所谓南齐王朝。

在齐高帝萧道成与其子齐武帝萧賾在位十多年时间,即公元477到公元493这段时间,南齐的政局相对稳定,而青年时代的陶弘景也先后出任齐巴陵王、安成王、宜都王等诸王的侍读,兼管诸王室牒疏章奏等文书事务的工作,算是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

他一边干着这个*的文字工作,一边呢,结识了当时的一位高道孙游岳,而孙游岳就是陆修静的高足。

这么说来,陶弘景算是陆修静的再传弟子,虽然他们后来赖以成名的修炼风格完全不一样。

陶弘景就在诸王府混啊混啊,大概没事读读书,研究研究自己喜欢的科目,或是闲暇与身边的文友吟风弄个月,在休息日搞个诗文酒会之类的活动,也就等于悠哉乐哉,空以度日了。

但是到了陶弘景三十六岁那年,或许是因为别人的排挤,或许是因为理想与现实好比才能与抱负,总有落差,总有距离,突然有一天,注定要成为道教宗师的陶弘景的小宇宙,爆发了。

他认为,自己满腹学问,一腔热血,拥有一揽子的计划与抱负,混到如今已经三十六岁了,还只是一个他心目中小小的“奉朝请”的六品文官,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是的,情何以堪!连陶弘景这样的名门世家都心比天高而命比纸薄,更何况那些家世一般的庶族子弟。

这个奉朝请不过是一个闲职,但也不能说一点不重要,因为奉朝请是负责朝廷礼仪的,而朝仪乃历代王朝的大事,由于陶弘景学富五车,当时朝仪大事或多取决于他,按理也不是一点满足感没有,只不过大概陶弘景觉得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吧,于是鄙弃。

在陶弘景那个南朝时代,这个职位常被朝廷用来安置闲散官员。据说在齐永明中这个职位,曾经人数高达六百人,你想对于八、九岁就开始啃四书五经的陶弘景,能无慨怀?

那就学我们陶家人陶渊明那样挂冠归去,赋一个归去来兮罢!

据《云笈七签》所引陶翃《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陶弘景写信给自己的一位堂兄道:昔年出仕,本打算四十岁左右就做到尚书郎,岂料“今年三十六矣,方作奉朝请,此头颅可知矣,不如早去,无劳自辱。”

南齐永明十年也就是公元492年的时候,陶弘景在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正式递上了辞呈——本来他是不想递的,他还玩了一个行为艺术,居然把自己身上朝服脱下,索性挂在宫殿西侧的神虎门上,像是要对自己的怀才不遇予以示威似的,这个也算胆大,也可见出那时统治阶级对于读书阶层的宽容——至少是对他会宽容。

要知道在古代社会,你作为一个朝廷命官,可不是今天网络上那种你一个不高兴就对上级领导发牢*写热文,说什么“世界很大很美很热闹,我想去看看”,就可以风行网上,然后就飘逸洒脱的离开。

所以,陶弘景在挂冠的同时,也给当时的齐武帝萧賾上表陈诚,表达了自己解官归隐之意。

因为当他想要不告而别,挂朝服于神虎门,告诉随行左右不得声张,然后准备偷偷离去时,跑去与一个叫作王晏的人话别,但是王晏告诉他:

皇上管理很严格,不准许臣下玩行为艺术作离奇搞怪,你这样就不辞而别,是不是不太谨慎,万一皇上怪罪下来,你恐要吃不了兜着走。

陶弘景一沉吟,觉得虽然本意是厌倦了想要跑去修道,并非沽名钓誉,但是也觉得好友王晏说得也不无道理,于是就给齐武帝萧賾上了一个表。

表中的大意或套路,也就是先把齐武帝婉曲地摆在尧舜那样的高度,然后说包括汉朝也都有养生的风气,所以我辞官也并非嫌弃官小职微,究其实,还是一种想要回归大自然过田园生活的素志。

但是,毕竟我陶弘景还是皇帝陛下的忠实臣下,临行之际,不胜眷恋,只好上表以明我心,万望陛下恩准。

据说这齐武帝看了陶弘景的这道表,好比心怀柔情的小学班主任看了某位眉清目秀而又善于表达的心爱学生的检讨书,不但不怪罪,反倒给予不少了实惠赏赐,赐帛十匹,香烛二十梃。

又别敕:

朕月给上茯苓五斤,白蜜二斗以供服铒——供他玩服食搞养生。

齐武帝对陶弘景的修炼养生之事,不但无丝毫介怀,反而大力支持。

南朝宋齐梁陈的皇帝,很多都有点神经质,最喜欢玩心情,要么坏得可怕,要么风雅得可爱,或是,这个时候很风雅可人,然后说变脸就变脸,很是两极分化,或人格分裂。

连皇帝都对他如此优容,这样一来,本来就在南齐上层社会拥有一定知名度的陶弘景,仿佛一夜之间就暴享大名的二流明星,成了风头人物,顿时惹动了当时如苍蝇蚊子般,向他扑面而来的满朝文武显贵的强烈兴趣。

于是陶弘景出行入山那天,许多公卿贵宦都情深意重纷纷赶来相送,并设下酒宴践行,以至于道路填塞,真是热闹得号称南朝宋、齐以来少有的盛事,这陶弘景犹如陶渊明不慕荣利而栖志山隐的大名,一夕之间,顿时天下皆知,这或许就在暗示着陶弘景先生,看吧,要实现马斯洛先生的自我价值,不是非得在朝堂上不可,哪怕你是山野闲人,只要混成有名堂的达人,一样可以成为热闹官场中的佳话。

那,就把这条修炼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吧,陶弘景。

·03·

山中宰相

陶弘景辞官归隐的第一站也是唯一的一站,就是句曲山,也就是大家熟知今天江苏镇江句容市的茅山。

之所以改作茅山,是因为西汉景帝时有个茅家三兄弟分别叫茅盈、茅固与茅衷,他们仨本是陕西咸阳人,据说渡江来此修道,后来成了仙乘白鹤飞去,当地老百姓为之立庙祭祀,故改名叫茅山。

茅山西面是金陵即今天的南京,东面呢,可以遥望太湖,这里重峦叠嶂,起伏有致,风景绝佳,别有洞天,自古就号称“养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

在风景秀丽适合修炼的茅山上,陶弘景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余年的隐居修道生涯。

他就是在茅山上,才获得了“山中宰相”这个雅号。

这就要说到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梁武帝萧衍。

戴猛为何没死,戴猛挑拨离间(3)

他俩曾经是很好的朋友,早年过往甚密。

但是陶弘景刚认识萧衍的时候,他还不是皇帝,估计也没想到这辈子会当皇帝。

这都是时势造英雄。

曾经对陶弘景辞官归隐很优容的齐武帝萧賾,在永明十一年也就是公元493年的时候死了,在位仅仅五年的萧賾的侄儿萧鸾篡位上了台,这下仿佛世事轮回似的,南齐的政局也陷入了以前刘宋那样的混乱。

也就是说,因为地位不正,于是就做贼心虚,萧鸾开始大*南齐的宗室子弟。

齐高帝萧道成与齐武帝萧賾的子孙,几乎被萧鸾斩尽*绝。

萧鸾,就是史上的齐明帝。

而他的接班人萧宝卷,更加疯狂,更加残暴,你从他的谥号就可以猜出他的政绩,以及他在史上的评价。

他的谥号叫东昏侯,他荒唐冷血的各种事迹简直可以写一本专书,这里就从略了,我们只需知道他是萧鸾的次子,萧鸾的长子萧宝义有残疾,又是庶子,于是才立了他。

他十五岁即位,死的时候才十九岁,众叛亲离,为宦官所*,然后让指使宦官的幕后黑手,派人把萧宝卷的首级送给了萧衍。

但他没死之前 ,干了一件最愚蠢的事情,加速了他的灭亡。

本来政局不稳人心惶惶,世道就够乱了,他还要自己给自己添乱,*死为他平乱最有力的尚书仆射萧懿。

而萧懿是谁?他是萧衍的哥哥。

结果呢,就逼得当时在雍州担任刺史的萧衍不得不反,一边联合南康王萧宝融共同起兵,并扶持他在江陵称帝,当他也许临时起意,也许早就盘算好的傀儡;一边发兵进攻都城建康。

收拾了东昏侯萧宝卷,萧衍这个萧宝融所封的梁王,很快就让萧宝融禅位于他,自己就成了梁朝的开国皇帝。

不久,萧宝融就被萧衍干掉,时年十五,这样,梁武帝萧衍的位置,算是卧榻之侧,没有他人酣睡了。

政治,就是这么黑暗——尤其是南朝的政治,反复无常,起伏多变,为了争权夺利往往*人如麻,一个不小心就会血流成河。

政治虽然黑暗,但友情还是不乏真挚——特别是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

何况,对于萧衍来说,才大如海学富五车又志存高远的陶弘景,好比光武帝刘秀心目中很看重的老朋友——那位富春江上著名的隐士严光。

如果可以,那又何妨在陶弘景这个故人面前,摆出一副重视贤人而又不忘友情的明君派头:

你看,身为帝王至尊,却如此念旧。

何况,只要不是政治斗争,在位四十八年前期英明而后期昏庸的梁武帝萧衍这个人,还是颇有可取,他节俭朴素,博通文史,儒释道三教,堪称精通,本人早年就是当时所谓“竟陵八友”之一,因为他们都曾投在竟陵王萧子良门下,所以世称竟陵八友。

这八人都是当时著名的文人学士,就中起码有两个人,为我们所应该熟悉,如果你是一般所谓文艺青年而非伪文艺青年的话:

精通诗歌声律玩“四声八病”的沈约,以及诗仙李太白最欣赏的小谢谢朓[tiǎo],大谢是谢灵运。

何况,陶弘景本人也很识趣,他一边在茅山上修道,一边在山上俯察天下局势,很清醒地知道该出手就出手,好铁也要使在刀刃上。

当他得知萧衍起兵反抗昏庸残暴的萧宝卷,掐指一算,觉得时机到了,于是当萧衍军至新林时,他就赶紧派自己弟子戴猛之“假道奉表”,表示衷心拥戴。

等到第二年也就是公元502年萧衍代齐称帝,他听说当时赞助萧衍的几位主要谋士,同时也是他的两位旧友同为竟陵八友的范云与沈约,对于当时采取什么作为国号尚无定论。

陶弘景又是掐指一算,“援引图谶”,提出以“梁”字为“应运之符”,令自己弟子进献给萧衍,而顺便为他一并选好了郊禅大典的良辰吉日。

他的这些技术含量颇高的建议,都被梁武帝萧衍一一采纳。

这样,他在萧衍的心目中,既是故友,是能臣,还是袁天罡李淳风这种知晓过去未来的绝世高人。

萧衍这个人,虽然猜忌心特别重,他对自己的另外几位老朋友如沈约如范云,颇有点只能共患难的架势,但是《南史》上记载他对陶弘景这个故友,却“恩礼逾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

不仅如此,萧衍还多次请他出山做官,他委婉拒绝了。

陶弘景毕竟是道家,既懂得老子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也研究过鬼谷子,洞悉什么叫兔死狗烹或鸟尽弓藏,而且,婉拒的方式也要向他伟大而特立独行的前辈庄子看齐,据《庄子.秋水篇》,楚威王邀请庄子出来做官时,庄子正在濮水悠闲钓鱼,于是那两位派来请他的大夫二人就说:

我们楚王希望把国事拜托给你——“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依然钓鱼,头也不回——“持竿不顾”,还曰道:

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你们楚王把它用布巾包得好好的放在竹箱,珍藏在庙堂上。

好,现在你们说,这只神龟宁愿死后留下骨头而显得珍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哪怕拖着尾巴爬行在烂泥里?

这两个大夫既然能跟智慧无比的庄子对话,也不是傻子,立马说:

当然是拖着尾巴爬行在烂泥里。

于是庄子说,好吧,现在你们可以走了,我也愿意拖着尾巴在烂泥里爬行。

庄子这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健康心态感染了陶弘景,不仅触动了他的灵机,而且还引发了他的创意:

面对昔日好友今日帝王猜忌心颇重的萧衍的邀请函,陶弘景只回了一幅画。

画上有两头牛:一头牛散逸地在水草间漫步;另外一头呢,戴着个金笼头,被人用绳索牵着,棍子赶着。

梁武帝萧衍一看画,闻其弦歌,而知雅意,从此便不再勉强。

不过,梁武帝萧衍每有大事,照样会派人到茅山来征求陶弘景的意见,据说即使是平时无事,每月也会书信往来,毕竟两人都是精通儒释道的高手,有很多共同语言,所以政治之外,同样有许多说不尽可以互相切磋的话题,而且,朋友之间的感情好比两口子耍朋友时的恋情,总是需要不时联络才能加深,才能稳固的。

而且,从身份上说,陶弘景是所谓的隐士,不妨被动点,虽然有人说他“心在山林”而“心存魏阙”;而萧衍是帝王,是博学多才笃好僧道的学问型统治者。

而隐士就要有个隐士的样,不能像同时代那位孔稚珪先生《北山移文》讽刺的假隐士周某某,所以就不能让别人说闲话,破掉了他那块不慕荣利一心向道的金字招牌;而帝王萧衍呢,什么都有了,就只盼千秋万世的好名声——好贤之名,要爱才若渴。

所以在两人的交往如果梁武帝萧衍稍微主动些,我觉得对他们彼此都是更为妥帖,因为更加适合彼此的身份。

于是,有事征询,虚心听取或纳谏,无事就是聊聊文章学问,再不,就送点陶弘景炼丹时需要的原材料,以为有功之臣兼有道之士的褒奖。

即使在天监三年即公元504年梁武帝萧衍舍道事佛以后,他也未曾怠慢这位据说与王朝休戚相关的道士。

是的,国号为梁,都是拜陶弘景所思所想,这样的高人,有关运势,在那个谶纬之学不可小视的时代,怠慢不得。

好吧,既然你要修道,要炼金丹,有时苦无药物,那我就给你送黄金,送朱砂,送曾青还有雄黄等物,你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反正我有的是,以为成全。

好吧,既然修道,肯定需要一个美好的环境,那我就给你建造一所道馆。

天监十三年即公元514年,梁武帝萧衍专门派人,为陶弘景在茅山上专门营建了一座道馆,名朱阳馆,表示了极大的恩宠。

这些,就是陶弘景“山中宰相”的别号之由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