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大家都知道,这首朗朗上口,家喻户晓的《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我在读初一的时候,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就出现在语文课本里。
我清楚的记得,当时语文老师在讲解这首诗时,把第一句“床前明月光”讲解成李白站在床前看到照射到地面上明亮的月光。把第二句讲解成李白看到照射到地面上明亮的月光好似冬天凝结在地面的白霜。把第三句讲解成李白抬头从窗户望见外面天上明亮的月亮。把第四句讲解成李白低头思念遥远的故乡。
对于当时老师讲解李白这首《静夜思》的情景,我至今都还有这样的印象。我记得,当时老师刚把这首诗讲解完,班上就有一个姓毛的调皮蛋大声地质问老师:“李白站在屋里哪看得到天上的月亮呢?”
语文老师一怔,随后回答道:“月亮才升起来没有多高,从窗户上怎么看不见呢?”那位姓毛的学生觉得老师的回答不太令他满意还想说些什么,但是一时又找不出合适的话来就把嘴巴闭上了。
经过班上那位姓毛的学生的提问,使我也觉得老师的回答有些勉强。但是,我也始终找不到老师的勉强在什么地方。直到前些年,一位老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讲解李白这首《静夜思》时,才使我明白了当年老师的回答勉强在什么地方!
原来,当时老师在讲解李白这首《静夜思》时,是把场景搞错了!
原来,老师讲解这首《静夜思》时,是把李白站在外面井台的井床前(架在水井上用于从井下提水的架子)讲解成了站在屋内的床前,使得第三句的解释就显得勉强。
把场景搞清楚了,这下勉强就消除了!
这首诗是李白描写他在寂静的夜晚,站在水井的井床前,看到照射到地面明亮的月光好似冬天地上凝结的白霜。抬头仰望天上明亮的月亮,满腹惆怅,低头思念遥远的故乡。
可谁曾想到,李白这首朗朗上口,家喻户晓的《静夜思》,原来是经过别人改动过的,并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读到的是被改写的《静夜思》,成为了《静夜思》的被“改读”者。
那么,这首朗朗上口,家喻户晓的《静夜思》原文李白究竟是怎样写的呢?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这首《静夜思》原文与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静夜思》内容有两字不同,意思也有所不一样。
第一句是床前看月光,与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静夜思》第一句“床前明月光”相比显得自然也易懂。第三句是举头望山月,与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静夜思》第三句“举头望明月”相比景物增多了,视野更开阔了。
我们现在读的《静夜思》,虽然作者仍然是李白,但是却是经过别人改动过的。这是改动他这首《静夜思》的文化人,觉得改动了更好的缘故。所以,同一个作者的同一首诗才会出现不同的版本。
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原版,现在已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我们在读两个版本的《静夜思》时,会有两种版本的体验。细细品,慢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