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篇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养心莫善于寡欲。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治政篇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做事篇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其进锐者,其退速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