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树?树高3米以上,树冠绿叶丰盈,在天寒地冻的北京大街上,其鲜亮的绿叶与旁边光秃秃的落叶树种形成强烈对比。
正月十二,记者在北京建国门外大街看到了这种常绿阔叶树。经证实,这一树种就是‘华源发’黄杨。
“自2020年开始在北京应用,目前已经栽植了胸径10厘米至12厘米的产品近400株,分别位于建国门、国贸桥、甘家口、十里河等重点区域。”北京华源发苗木花卉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苗木基地负责人佟雪告诉《中国花卉报》记者。
01
一位老人萌心愿
让北京的冬天绿起来
据佟雪介绍,‘华源发’黄杨树姿挺拔,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抗寒性较强,可耐零下23.9℃的低温,耐寒、耐旱能力优于普通的北海道黄杨。花期六七月份,果实11月份成熟,成熟时果皮自动开裂,橙红色种子暴露出来,呈现出满树红果绿叶的壮观景象,具有非常强的观赏性。
‘华源发’黄杨的诞生与华源发原董事长李凤云的一段经历密切相关。
2001年,从事建筑行业的李凤云老先生来到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墨尔本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城市,古色古香的建筑,清澈欢快的耶拿河,最使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里的红杉。红杉四季常绿、高大挺拔,被称为“林中之王”。红杉成片生长,一株接一株紧密地连在一起,不仅抵挡住了大风的侵袭,同时也为那里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而当时的北京,不仅绿化总量不足,到了冬天更是一片枯黄。“要让北京绿起来!”一个朴素的想法涌上李凤云老先生的心头,“这里也应该有更美丽的风景。”他决定投身绿化行业。
回到北京后,李凤云先生立即着手自己的计划。经过一系列的筹划,2003年,占地面积1200亩的北京华源发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在通州区张家湾“安家落户”。同时,苗木培育基地也开始了筹建,基地主打产品就是四季常绿的北海道黄杨。“投身苗木产业,不仅可以使企业走向多元化发展的常青之路,还可以为北京增添更多绿色!”
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然而,就在精心培养的苗木即将上市之际,变故发生了。
02
一场天灾创奇迹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时间来到2009年。近300亩北海道黄杨在通州经过驯化、培育,已经生长到马上可以出圃的规格,却遭遇了一场“灭顶之灾”。
2009年4月,一场严重的“倒春寒”席卷全国,北京引进的很多树种纷纷受害,桂花冻死了,香樟冻死了,红枫冻死了,紫薇也冻死了。
那时,北京华源发苗木基地里的北海道黄杨种植规模已经超过10万株。这次天灾过后,只剩下10余株。
眼看着6年时间、近千万元的投入打了“水漂”。“那时的场景如今历历在目。”华源发总经理李永利回忆,“看着一片片枯黄的苗木,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转念一想,那十几株幸存下来的苗木经受住了极端气候的考验,何不在它们身上做做文章?想到这里,又让李永利兴奋不已。
也正是这些“幸存”下来的植株,因其具有优良抗寒特性,成了华源发苗木品牌崛起的“新引擎”。
华源发苗木研发人员利用幸存的芽变植株,经过观察对比试验,采取优胜劣汰的原则,逐步筛选出综合性状好、抗寒性强的全新品种,命名为‘张家湾1号’。2013年6月,该品种获得了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这个新品种称得上“天选”。以丝绵木为砧木嫁接‘张家湾1号’北海道黄杨,培育小乔木,这就是‘华源发’黄杨,目前已被审定为北京市林木良种。
03
科学发展跨鸿沟
让好品种成为好产品
“如今‘华源发’黄杨已经有了第三代产品。”佟雪说。目前在北京栽植应用的黄杨是二代产品。
第一代‘华源发’黄杨产品是以截头的丝绵木为砧木进行嫁接,接口愈合不理想、抗风能力弱,目前已经全部淘汰。
第二代产品是在主枝上进行嫁接,能够形成较为丰满的树冠,分枝点在1.8米至2米,是目前主打产品,除了北京,还被引种、应用到了河北雄安新区。
第三代产品为全冠嫁接,一棵树嫁接数十个接穗,分枝点在1.8米至2.3米,树冠开张角度更大,树形更加完美,目前还处于储备阶段,没有进行市场销售。
经过多年的尝试和总结,华源发探索出了“耐低温常绿阔叶乔木培育方法”,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近些年,华源发每年投在常绿阔叶乔木生产中的资金至少200万元,“20多年粗算下来,华源发在地租、人工、砧木购买等方面投入了几千万元。”佟雪表示。
园林绿化专家许联瑛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北京常绿阔叶植物,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源发’黄杨在耐寒性上是优秀的。“华源发在这个品种的产业化推广上也做得很有特点。”
“看来,实现北京冬季常绿不是难题。”河北霸州绿珑苗圃总经理高建设曾在“第二届北方常绿阔叶树沙龙”中说,华源发在常绿阔叶树培育方面做了长时间的探索,对行业作出重大贡献,现在的‘华源发’黄杨梯队产品让业界看到了希望。
对于能在北京安全应用的常绿阔叶树种产业化探索有较长历史,很多研究机构和企业已放弃,而华源发一直在坚持。有专家表示,几年前,北京提出“增彩延绿”,‘华源发’黄杨产品的成熟将为“延绿”变“常绿”提供条件。
佟雪告诉记者,专家对于‘华源发’黄杨的发展曾提出建议,认为园艺造型产品也可尝试。“我们正在着手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缩短产品上市周期,能够让投资尽快回笼,以短养长,把这个好品种开发出涵盖园林、园艺多领域的系列产品。”
(本报记者马强撰稿,图片来源:马强、华源发)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若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