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音乐
《梁祝》之美,音乐绝对是重头戏。影片中的插曲由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改编,影片的推进几乎完全按照音乐的进行,二者配合可谓相得益彰,加之《梁祝》曲目本就十分优秀,享誉中外,更使影片锦上添花: 简短的引子旋律,向我们展现出一幅美丽动人的场景。乐曲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震音背景上,传来明亮而秀丽的笛声,接着双簧管奏出了优美的旋律,呈现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画面,在竖琴淡淡的音色的伴奏下,独奏小提琴奏出淳朴而优美的爱情旋律。
接着,在轻淡的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与木管相互模仿而成,淳朴,甜蜜而深沉。大提琴与小提琴模拟对答,这段音乐欢快,明亮且跳动, 十分符合山伯和英台在朝夕相处之中的追逐嬉戏,欢声笑语。之后,音乐转入徐缓的慢板之中,缠绵的旋律,缓慢的速度,带着无尽的伤感与惋惜,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十八相送时二人依依惜别的场景。
突然间,低沉、阴森的锣鼓声暗示了不祥的征兆。沉重的大鼓声和定音鼓声,伴随着小提琴,大提琴与乐队的不和谐声把我们带入了一场悲壮的抗争。楼台相会,大提琴一声声,低婉悲沉,小提琴和着节奏,声声泣诉。小提琴奏出了祝英台惊惶不安与悲痛欲绝的音调,长管、大号、圆号及低音乐队奏出了封建家族冷漠残酷的回应。小提琴奏出悲愤欲绝,肝肠寸断的哭腔音调,在锣、鼓、管、弦齐奏,象征着祝英台坚决的投坟。
最后,曲子又回到了安宁祥和的状态,小提琴在轻盈飘逸的弦乐的衬托下奏出了双蝶飞舞的美好情景,令人追忆,令人沉思。https://me.mbd.baidu.com/r/AsOFTFptmg?f=cp&u=96394646cc49b606
除主题曲外,插曲《你你我我》也十分令人动容,只有轻声的“啊~~”,起伏和谐的曲调中,几分温馨,几分甜蜜。如果说主题曲从宏观上配合了整个故事情节,那么插曲就是二人相处过程中的心音。
https://m.v.qq.com/z/msite/play-short/index.html?cid=&vid=m3262sk05q2&qqVersion=0
(四)诗词
《诗经•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多么素净的月光,照见你妩媚的脸庞.你娴雅婀娜的倩影,牵动我纷乱的愁肠!
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见你亮丽的脸庞,你娴雅轻盈的倩影,牵动我焦盼的愁肠!
《陈风·月出》采用反复咏唱的形式,比较集中地表现了青年男性对意中人的悉心赞美和热烈追求,倾吐其抑制不住的爱的情感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给人以美的感受。
《陈风·月出》的意境是迷离的,《陈风·月出》的情调是惆怅的。与迷茫的意境和惆怅的情调相适应,《陈风·月出》的语言是柔婉缠绵的。这与梁祝的感情可谓相衬极了!美丽的诗篇配上美丽的故事,将二人月夜读书之美表现得梦幻朦胧。
《梁祝》
无言到面前,与君分杯水
清中有浓意,流出心底醉
不论冤或缘,莫说蝴蝶梦
还你此生此世,今世前世
双双飞过万世千生去
由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黄霑先生所填的这曲歌词,虽短小却真是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梁祝之间的真挚情谊,其中蕴含着一种回环往返的矛盾之美,几个典型而又看似矛盾的意象使这曲词富含生命的活力:虽然我心有千千结,虽然我对你有说不完的话,但还是“无言”走到你的面前。因为,我不说,你明白,我们的心贴得很近。你我的感情清澈干净,就像一杯水。然而,细细品味,这杯水中有浓浓的情意,让我从心底为之沉醉,离不开,忘不掉。不管他人用怎么样的眼光看待你我,不管他们说我俩是“冤家”还是“孽缘”,哪怕我心中那个与你双宿双飞的愿望只是个梦罢了,那么我就到梦中去,到那个世界与你相会。我们化作蝴蝶,自由翩飞。此生此世,你我的故事到此为止;今世相识,必也是前世有缘。罢,罢,不论今世前世如何,至少在从今往后的万世千生,我们会互相依偎着飞下去……
【心理的距离】
电影《梁祝》之所以美,也在于它的距离感把握得很好。
一方面,电影中有许多与我们的生活场景很相似的地方。比如,英台在考试时的紧张情绪很容易引起经历过无数场考试的我们的共鸣;十八相送中惜别时的不舍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感;虽然现在已没有封建大家族,但在强势逼迫下劳燕分飞、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情况也是数不胜数,纵然不是亲身经历过的人,也常常在茶余饭后为之唏嘘不已……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电影《梁祝》在民间经典作品的基础上又作了许多艺术改造,融入了许多现代人的情感元素,使我们读来觉得亲近、生动,而不疏离、刻板。在拉近距离这一方面,影片做得很成功。
另一方面,我认为影片在与观众拉开距离上程度的把握做得更是成功。传统艺术作品中距离欣赏者最近的当属戏剧,戏剧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以再现的形式表现出来,与生活最为贴近。而电影与生活的距离比戏剧还要近。中外传统戏剧中常采用唱腔、戴面具、穿高跟鞋等方式显得与生活存在差距,可是电影经过改造,影片中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所差无几,很容易产生代入感,使观众忘记在欣赏而产生除美感经验以外的东西。而《梁祝》这部电影的处理就很巧妙。我感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时空上,影片开头就闪过梁祝庙的镜头,山伯和英台的铜铸像与庙内孩童的欢声笑语开门见山地就强调了故事发生时代的久远,当事人已作古百年。于是,我们的追忆、敬仰、崇尚等情感从心底油然而生,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紧接着,影片就很自然地展现了一个距今久远的朝代,古色古香的建筑和人物让我们明白这不是一个现实身边的故事。
表现手法上,影片采用了大量夸张的方式,并在些许片段保留了传统黄梅戏的表演方式。比如,在对祝老爷化妆这一幕的表现上,“化妆”此事本身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故使我们感到亲近。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个正常人绝对不会像他那样化妆,此处便运用夸张的手法拉开了距离。同样,生活中虚伪不真诚的人比比皆是,而影片却借助“化妆”这一意象进行放大和夸张,不仅具有强烈的隐喻性和讽刺性,而且诙谐有趣,不令人心生厌恶而忘记自己在进行艺术欣赏。
超自然意志的妙用是拉开距离的一大妙用。在哭坟化蝶一幕的高潮中,所有的情景都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它们只存在于我们的梦境与幻想当中。然而,影片让它们变成了现实,给人以艺术美感。
如果艺术作品与生活的距离太近,很容易使人唤起自己悲伤的记忆、消极的情绪,现实生活中为生存等目的而产生的实用性经验会取代艺术“无所为而为”的美感经验,从而使艺术的美感大大降低。而距离太远,完全脱离生活实际虚无缥缈的作品则会使人产生不真实感,很难引起观众的兴趣与共鸣,甚至于令人心生厌恶。在梁祝的故事中,如果面对残忍无情的父母和恋人的悲愤逝世这样的事就发生在我们周围,我们往往产生的是恐惧、不安、悲恸的情绪,美感经验是很难产生的;就连考场上答不出题这样伤害性不大的事件也会使我们产生焦虑紧张的感觉。所以,影片又通过以上一系列艺术手法将作品与我们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产生出哀而不伤的美感效果。
【物我合一与其间的生理变化】
当我们聚精会神地欣赏作品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完全被作品中的事物吸引,在那一刻竟然觉得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这其实就是物我合一,也可以称为移情作用。以电影《梁祝》为例,我们专心致志地欣赏影片时,我们一时间感觉自己就像祝英台,或者是和她一起,摆脱了压抑的祝家大院,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在青山绿水之间,鼻翳间嗅着山下竹林沁人心脾的芬芳,耳中传来山鸟清脆的鸣叫,心情好不愉快!我们一时间又感觉自己就像梁山伯,卧病在床又面对祝母前来逼迫,脑海中回忆起与英台相处的点点滴滴,现在竟要以一纸书信彻底了断,不觉之间悲从中来、郁结于心……这在心理学上很符合谷鲁斯所说的“内模仿”或浮龙•李提出的“线形运动”说,大体意义即为在物我合一或移情作用发生后,我们会随着作品中人物或事物的运动而进行自己的筋肉运动。生命终究是一个活动中的有机体,唯有知觉方能产生美感,而唯有运动方能产生知觉。我们跟着作品中的人物经历了大量运动,体味了人世的喜怒哀乐,产生了知觉。而这些知觉会产生快感,快感是生命体活动的张力得到舒展宣泄的感觉。快感虽不是美感,但很多快感常常伴随着美感经验。所以,电影《梁祝》中有很多感染力很强的镜头,尤其是最后一幕英台哭坟的情景,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这其实就是我们自己体内的生理变化。因此,在影片结束后,细细回味这个观影的过程,我们哭过、笑过、惊惶过、感伤过、甜蜜过、苦涩过……真是一次酣畅淋漓的经历!虽然观影过程中我们全身心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影片上,根本无暇顾及到这些情绪上的经历和生理上的变化,而事后回想才由衷地发现这真的很美妙,这部电影真的很不错。而这,就是美感经验。
【美感前的名理思考——了解】
美感经验本身并不包含名理思考,但是欣赏之后的名理思考有利于使我们深入作品之中慢慢品味美之所以为美,比如我现在所做的事情。而欣赏之前的名理思考有利于使我们更容易把握住作品的精髓,以至于不那么隔膜疏离,从而更有利于美感经验的生成,这一过程就是了解。所以,很多经典的优秀作品都是百看不厌的,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发现和体会,每深入了解一次,都更易于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美感。而对于电影作品《梁祝》来说,在了解方面可谓是既具有先天优势,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弊端。优势在于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已经传唱了几百年,深深融入了民族的记忆。今日上至百岁翁妪,下至三岁孩童对这个故事的了解都比较完整,而这大大有利于提高观众熟悉惑、亲切感。但是,也恰恰是由于对故事情节太过了解,且有传统戏曲作品、音乐作品、绘画及雕刻作品珠玉在前,这部电影很容易陷入老套缺乏新意的境地,对观众来说就缺少了好奇,从而缺少了吸引力。但是这部电影在把握住核心主题情节(如爱情,化蝶等)的前提下,巧妙地抓住了观众对次要情节和细节内容的了解空白进行了大胆的改遍创造,从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落俗套。比如,一些新颖意象如化妆、绳子、金冠的运用使造成梁祝爱情悲剧的因素具体可感且意味深长;创新增加的情节如祝母单玉婷与若虚和尚少年时的爱恋悲剧拓展了纵向上的时间维度,崇绮书院里嫌贫爱富的老师和大部分同学拓展了横向上的空间维度,纵横之中,不论是从前还是如今、院内抑或是院外,都充斥着浓浓的悲情意味,这注定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这个环境中的悲剧,却又突现了他们前无古人的壮烈之举;同样,人物设定方面,电影打破传统定位,祝英台不再是端庄娴静的大家闺秀,她更像一个活泼单纯的邻家女孩,梁山伯也不再像传统故事中那般迟顿,他敏感细心、为爱痴狂,这样的改编对作品的主题表现是合情合理并无影响的,而改编后的主人公更具有活力和朝气,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易得到观众的喜爱。
【总结】
本文主要理论主要来源于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的著作《文艺心理学》。总之,纯粹以美感经验来品味的话,从各个方面足见电影《梁祝》的用心。它的美不是空穴来风、虚无缥缈的,而是整个团队匠心制作的结果。从审美角度来看,我认为电影《梁祝》的确称得上是一部不错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