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看到了一条来自一个政治老师的留言,他说他大学是学哲学的,他是他们系学的的最差的,学的好的都疯了。
虽说这是一句玩笑话,但其实也反映出很多哲学学者的真实状态。
哲学,是怎么把人学疯的。
这个问题我曾经是思考过的。因为我当初读《周易》的时候,整日沉浸在象术和义理中,满脑子卦象。有一天一个朋友突然对我说:“你怎么最近老是两眼发直,有点痴痴呆呆的。”那一刻我如梦初醒,突然意识到自己用功的方向可能有点偏了。
其实学哲学就是一种练习深度思考的功夫。而所谓学哲学学疯了,就是思考的深度相对自己的意识的承受力有些过了头,以至于意识找不到回到现实世界的方向了。这就好比武侠世界中没有高深的内功却去强行修炼外家功夫,后果是什么呢?肯定是走火入魔。
所以,在我看来,学习哲学有两点必须要把握好,一个是不骄不躁的心态,另一个则是不偏不倚的方向。
当然,这里所说的学哲学专指为了掌握哲学智慧而进行的深度学习,如果仅仅作为聊天之用,那就怎么帅怎么学。
二、那么什么叫做不骄不躁的心态和不偏不倚的方向呢?
首先学习哲学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而读书有很多种读法,可以一目十行的速读;可以翻来覆去的精读;也可以取精去粕的选读。
而哲学书籍的阅读,我认为一定要精读。
人们在阅读哲学书籍的时候很容易犯一个毛病,那就是浮躁,因为哲学的探索必定每一步都会有所收获,这样我们便容易产生知识贪婪,进而变得急切和浮躁,一章没吃透便又急于去读下一章,不能踏踏实实一字一句地品读,悟到的意思自然也就零零散散难成体系了。
阳明先生曾提出过一个对心态下功夫的要领,叫做“勿忘勿助”,意为既不可以放松懈怠,也不可以急功近利,其实这正是我们攻读哲学书籍的要旨。
其次,何为不偏不倚的方向呢?
正如练武功要内外兼修,学习哲学则必须结合实践。
人们在提起哲学实践的时候总觉得是那种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大智慧、大事业。但其实我们身边无处不哲学,大到社会百态的展现,小到日常的生活起居,关键在于你是否时刻保持一颗哲学的心去洞察和面对生活。
人为什么学哲学会学疯,很多时候恰恰因为只读书思考,却不讲哲学思想带入生活实践中去品味体悟,由此导致摄入的哲学思想不是在脑海里不停打转死活想不明白,就是脱离了现实世界沉浸在自己自我意识中不能自拔,无法真正将思想消化吸收,从而展现出痴痴呆呆、疯疯癫癫所谓“疯”的状态。
三、朱子曾讲个“先知而后行”,便是告诉人们在知道了之后,就要去行动,也就是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新的知,用新知再继续指导行,进而使知与行互为目的,并进而行。
这与润之先生《实践论》中所言:“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真正的认识是在实践中检验、修改以及完善后证实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将继续被带入新的实践中去作为行为指导。
哲学思想的真谛是在认识和实践这样互为目的并进中消化吸收的。所以光靠读书空想是注定无法理解透彻的,只有将其切实地带入生活实践中,才能真正的有所体悟,不至于迷茫。
例如我们学习唯物辩证法,明白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那么在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坚定的相信,长久坚持读书积累哪怕暂时看不到明显的获益,但最终必然会引起质变,于是便不会再轻言放弃。
面对社会中的种种事情,就应该懂得多角度、客观、辩证的看待问题,不可以偏概全,犯了盲人摸象的毛病。由此也就不会轻易以单纯的善恶对错评事论事了。
当我们学着用哲学思想去生活的时候,生活也就为我们的哲学学习提供了最为真实和宝贵的指导,我们的内心也就由此变得越来越清晰通透,不会再迷失在庞大的思想海洋中找不到出路了。
一味地读书空想注定消化不良,而离开了书本知识则必然缺乏营养,二者就如同人的两条腿一般,任何一边的重视过了头都会导致走偏,所以所谓不偏不倚的方向,就是要求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
综上,学习哲学本就是一场修行,平稳的心态和时刻在实践中体悟的心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浩瀚的思想宇宙中把握方向,不至于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