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桂子山
武汉桂子山,占地两千多亩,位于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内,桂子山以满山的桂花树而闻名遐迩,每年九月,桂树飘香,香飘满园。剧统计华师校园现有桂花大树2万株,绝大多数是30年以上树龄。规模全国高校独一无二。每年秋季,游客满校园。有人赞桂花之味,“清风一日来天阕,世上龙涎不敢香”。有人醉心繁盛花枝,“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17、马房山
马房山位于武汉市武昌繁华的城市中轴线上,武汉理工大学就坐落在马房山上,这里是武汉二环线的重要节点。按照规划,马房山下修建了立交桥,向北直通珞喻路,向南直连雄楚大道,是市内的快速路。发展历史马房山得名于春秋时期,相传古代马房山方圆数里之地水草丰茂、树木葱茏。三国时期汉寿亭候关羽曾治兵江夏,放马此山,用作马厩,故名马房山。
18、小洪山
小洪山,这是为了与如今随州境内的大洪山相区分。南宋端平年间,金兵南侵中原,随州一时间成了抗金的主要战场,当地官员恐怕金兵玷污大洪山的圣物“佛足”,决定将洪山禅寺部分僧人及“佛足”迁往武昌东山,改东山寺为洪山禅寺,易东山名为“小洪山”,便有了如今的小洪山。洪山与龟山,蛇山以及珞珈山连缀于同一条山脉,若你对风水感兴趣,宝通寺门口的算命先生绝对会神叨叨地告诉你:这条山脉是武汉的“龙脉”所在。
19、龙泉山
龙泉山风景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郊20公里处,东南北三面环水,濒临盛产武昌鱼的梁子湖,两条山脉自西向东连绵9公里,形成风景区内的幽谷风光带。龙泉山在唐代以前被称为江夏山,有许多隐逸之士及*人墨客都曾在灵泉幽谷居住过。唐天宝末年,宰相李奚在此凿地得泉,形成东西两井。令人称奇的是这两口井能占验天气,东井冒气则晴,西井冒气则雨,于是人们以“灵泉山”命名之,后来又演变为龙泉山。明太祖朱元璋将此地辟为“寝山”后,相继在这里修建了昭、庄、宪、康、靖、端、恭、贺等九座王陵,被称为“三龟九寝十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