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蚧壳虫
1.蚧壳虫的出蛰期大约需要7天左右,先从卵到肉色幼虫,再经过大约10天左右的生长从肉色幼虫到灰褐色的若虫。
2.若虫在温度25度左右开始蜕皮,脱皮后开始分泌粘液(蜡质层),当虫体被厚厚的蜡质层包住的时候,药就打不到蚧壳虫身上了。
3.有了蜡质层的若虫经过15~20天就发育成成虫,成虫外有蚧壳包裹,用手掐蚧壳虫会出红水,这时打药效果不好,并开始交配和产卵。
4.介壳虫雄性成虫有翅能飞,雌虫不会飞,终生寄生在枝条和果粒上,6月初第一次产卵,产卵量为1500—2300粒,温度合适15天左右会再次孵化出第二代若虫。
根据一代蚧壳虫的生长规律我们可以做如下安排:
1.打药早了蚧壳虫没有完全出蛰,打药晚了就有蜡质层了,打不透药,所以露天葡萄蚧壳虫的防治最佳时机是在4月底5月初第一场小雨后或者浇水后的17--30天。
这时噻嗪酮,呋虫胺都不错。吡蚜酮,啶虫脒等也可以,只是要注意*虫剂的感温性。毒死蜱也有一定的防效,只是药害不可控不推荐使用。
2.当蜡质层形成后,就要先破蜡质才能*死虫子。
以前我们用强渗透剂,效果不好,现在比较好用的成分是螺虫乙酯,这个成分在植物体内双向移动,抵达叶面和树皮,作用点广泛,持效期长。一般我们在蜡质层形成前就安排使用,低温不会影响效果。
3.蚧壳虫一旦发育成成虫就很难打,螺虫乙酯搭配速效产品才更好用。这时的成虫基本已经产卵,所以不敢轻易套袋,避免卵3在袋内发育打不上药。15天左右还要打第二遍,两连击才能基本没有危害。
4.蚧壳虫雌性虫子不会飞所以不具备远距离传播的条件,但园子周围的绿幛或者靠近果园的绿化带要一起防控,卧榻之侧不能让蚧壳虫酣睡。
二代蚧壳虫
1.如果一代蚧壳虫的卵产在袋内,第二代若虫就在葡萄袋内生活,打不上药,安静还有吃有喝,蜕皮,分泌蜡质层,交配... ...
2.到了9月初天气凉爽后,蚧壳虫开始活跃,他要为接下来的产卵越冬做准备了,这时会大面积污染果面。
3.九月中旬第二代蚧壳虫开始产卵,依然产在葡萄主干和地面交接处的老树皮处,准备越冬。
根据二代蚧壳虫的生长规律我们可以做如下安排:
1.有蚧壳虫的园子如果九月初采收结束,可以再中旬喷施*虫剂,这时不必顾虑污染,药害,药残,能够放开手脚。
2.每年9月上旬(虫下树前),在葡萄树底下扔几个草靶,蚧壳虫会把卵产在里面---虫茧子,茧子里的白色粉末就是蚧壳虫的卵,冬天集中烧毁。
上面三方面我们汇总了蚧壳虫从越冬到出蛰,从若虫到成虫,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的生活习性,了解了这些后,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就很容易制定。
2019年一起葡萄推荐海利尔的加宝(螺虫.噻嗪酮)和极歼(螺虫.呋虫胺),蚧壳虫发生严重的区域,花前花后各一遍,效果不错。一般我们在大棚区每3年防治一次,一旦发现有蚧壳虫,就连续防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