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西安生态环境
形成机理
按形成机理的不同,能源可分为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
一、化石能源
化石能源(Fossil Energy)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它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积而来,是一次能源。(“百度百科”)
由上古时代遗留下来的动植物遗骸在地层下经过亿万年演变形成的煤炭(植物化石转化)、石油(动物体转化)、天然气等,就如同恐龙化石一般,所以称之为化石能源。
二、非化石能源
非化石能源(Non-fossil Fuel Energy),指非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经长时间地质变化形成,只供一次性使用的能源类型外的能源。包括当前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含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及核能等新能源。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到,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提高非化石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能够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能源可持续供应的风险。
能源的开发利用时期
按技术开发程度的不同,能源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
一、常规能源
常规能源(Conventional Energy),也称为传统能源,是指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中的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二、新型能源
新型能源,即新能源(New Energy),又称非常规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指新近利用或正在着手开发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氢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能源。
能源分类 资料由碳榕数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