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地位,王昭君为什么名声那么大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5 21:58:52

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这话到现在还被一些人引用,反复说道。事实是还如此呢?显然,和亲的功劳是被加大了。这中间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即是王昭君漂亮,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而中国文人似乎在这一方面情有独钟,见到漂亮女人就写诗,不断留“香魂”,夸大漂亮女人的漂亮,夸大漂亮女人的功绩。客观分析,王昭君是有历史功绩的,但要说因为她的和亲使汉地边塞烽烟熄灭了50年这绝对是不可能的。而她与霍去病更不可能同日而语。

王昭君地位,王昭君为什么名声那么大(1)

霍去病


汉朝由匈奴“兄弟”到“长辈”的地位变化靠的是国力


王昭君地位,王昭君为什么名声那么大(2)

汉武帝

匈奴这个民族在秦汉之间一直与中原战争不断。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们是个马背托起的民族,逐草随畜,游牧为生,贪而好利,抢掠成性,不讲信义。《汉书.匈奴传》:“是故圣王禽兽畜之,不与约誓,不就攻伐;约之则费赂而见欺,攻之则劳师而招寇……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羁靡不绝,使曲在彼,盖圣王制御蛮夷之常道也。”其实,造成匈奴人这种“劣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所处地理环境的不足,即是不能满足自身需求与自给,没有贸易便出来抢,抢到了又十分骄傲,由此形成“惯性”。

这种“惯性”并不是靠一个女人的和亲就能解决的。但王昭君出塞后,汉匈奴双方的烽烟为什么会熄灭50年,进而使匈奴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呢?这与和亲的关系并不十分大,而在于从古到今人们都说的那句话——和平是打出来的

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汉武帝举一国之力强势出击,已使匈奴接近于崩溃。这一点我们从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河西走廊大败匈奴,匈奴人唱着“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而去,金城(兰州)、河西并南山盐泽(今罗布泊)空无匈奴,以及漠北之战后匈奴一时无力渡漠南下,即“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等等都能看得出来。

其次,匈奴境内的自然灾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到地理环境问题。《汉书》:“贰师在匈奴岁余,卫律害其宠,会母阏氏病,律饬胡巫言先单于怒,曰:‘胡攻时祠兵,常言得贰师以社,今何故不用?’于是收贰师,贰师(怒)〔骂〕曰:‘我死必灭匈奴!’遂屠贰师以祠。会连雨雪数月,畜产死,人民疫病,谷稼不孰,单于恐,为贰师立祠室。”意思是,李广利投降匈奴后,匈奴人要将他*掉用以祭神。 李广利临被*时,怒骂道“我死必灭匈奴!”而他死后,匈奴竟然真的接连数月雨雪不断,家畜死亡,百姓疫病不断,种植的黍穄也无法丰收的局面。单于害怕了,于是为李广利立了祭祀用的祠堂以慰亡灵。

这时,人们应该看到,在经历了汉朝强力打击及自然灾害之后,匈奴确实需要安生养息了。虽然他们还有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意思,但确已折腾不起更大的风浪了。这点,我们在匈奴对待汉朝的态度变化上也能看出来的。在冒顿单于时,匈奴人一直称汉朝是“兄弟”,但到了且鞮侯单于(前101—前96年在位,呼韩邪单于曾祖父)时,他害怕受到汉朝攻击,于是说:“汉朝天子是我的长辈。”汉朝由“兄弟”到“长辈”的地位变化靠的是国力,而不是和亲。

王昭君地位,王昭君为什么名声那么大(3)

匈奴画像


王昭君在匈奴的地位很一般,单于不可能对她言听计从


王昭君地位,王昭君为什么名声那么大(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