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水平理工科类行业特色高校,中国地质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宗旨和追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赓续不断的红色血脉之中,涌现了刘型、陈子谷、尹赞勋、高元贵等一批红色先进人物,谱写了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地大红色史诗。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特开设“学壮阔百年党史,讲地大红色故事”党史学习栏目,并将定期推送《百年党史中的地大人物》专题,努力讲述学校艰苦创业、风雨南迁、重振雄风、勇攀高峰、矢志不渝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办学历史,着力讲好学校老一辈革命家、红色科学家、新时代教师楷模的爱国奋斗故事,缅怀革命先烈、推崇地大先贤,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地大精神。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过程中,以昂扬的姿态迎接伟大的建党100周年,以奋进的姿态迎接翌年到来的建校70周年!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党旗领航哺育校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尝尽艰苦,却初心不改,山高路远,仍勇毅前行。这是党赋予我们地大人的坚强意志,也是党寄寓我们地大人的殷切嘱托。
今天,让我们一起追随红军老革命、北京地质学院首任院长刘型的历史印迹,学习百年党史中的地大故事,倾听百年党史中的地大心声。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是*诗词《西江月·井冈山》中对黄洋界保卫战的豪迈描述,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和赞赏!
黄洋界保卫战是一次怎样的战斗?打赢这场战斗的红军具体是哪支部队?战场的现场组织者或指挥员又是谁?还是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1928年8月下旬的某天,跟随北京地质学院的首任院长、当年的红4军11师31团第1营第1连党代表刘型同志,一起回味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的峥嵘岁月。
刘型(1906.3.19 - 1981.8.7)
那天,地势险峻的黄洋界哨口阵地,山风劲吹,松涛阵阵。刘型正按照上级下达的任务,带领着一连的战士挖掩体、埋竹钉、搬石头、支炮架,准备“滚石炮弹”,加固前沿工事,筑牢筑实防线,直至深夜。湘赣两省约4个团的敌人正围攻井冈山,而红军只有三十一团的一连、三连两个连留在井冈山上,形势十分严峻,必须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应战准备工作。第二天黎明时分,战斗打响。刘型同志带领不足一连兵力与民兵一同坚决扼守黄洋界哨口,以一当十,英勇善战,在迫击炮协助下,击退了进犯之敌,创造了土地革命战争中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保住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创造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保留了红色的革命火种。黄洋界的炮声,预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志曾用诗化的语言,高度赞美了这次军民英勇奋战以少胜多战役的伟大胜利。
也许不会有人想到在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炮声中走出来的刘型,不仅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忠诚战士,日后还在新中国高等地质教育战线上同样取得了辉煌战果。他用革命者的情怀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渲染了中国地质大学质朴的本色,为学校成长和发展播撒了井冈山精神的红色火种,并从此与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融为一体,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设祖国的重托和使命。
*题写的《西江月·井冈山》
井冈山上建功勋
1927年8月,我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8月底,*到安源,在平、浏、萍、醴、安党组织负责人会议上,讨论了军事形势和领导秋收起义的计划。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为积极响应*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刘型不畏艰险,在萍乡东桥和醴陵南区一带发动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同时,担任萍乡小西区区委军事委员和游击营营长,积极组织和配合县委组织向敌人发动进攻。
10月,*、朱德、陈毅、彭德怀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928年4月,了解到*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转战井冈山的情况后,刘型同志随即带领萍醴游击营,利用夜间行军、白天打游击的办法,穿过萍醴边界,一路辗转奔赴井冈山,找到了日夜盼望的毛委员,并被*同志派往三十一团一营一连任党代表,积极参加井冈山革命摇篮的创建斗争。
黄洋界上炮声隆
1929年,刘型同志先后调任三十一团二营六连党代表、三纵队机枪连副党代表、政治部民运股长、七支队十三大队。6月,参加了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12月,刘型同志出席了在党和军队建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古田会议,即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会后,刘型同志积极参加了部队开展的反对流寇主义、反对单纯军事观点、反对“三官”作风的思想斗争。
1930年,红四军在长汀改编后,刘型同志先担任十二军一纵队一支队政治委员,后调任十二军三十四师一〇二团政委、红四军第十二师政治部主任。在一、二、三次反“围剿”期间,刘型同志作战勇敢、政治工作做得深入,为革命战争做出了贡献。
1932年,调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军三十八师任政委,师长为程子华。同年12月调任红五军团十五军政治部主任,协助政治委员左权主持政治工作。
1933年,调任缩编后的红五军团十三师三十七团政治部主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长兼高级军事裁判所长。10月,带病担任红五军团后方勤务部政委。
1934年10月,参加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任红一方面军第5军团后勤部政委,完成了繁重的组织转移任务。
爱国情怀熔铸血脉
1906年3月19日生于江西萍乡排上镇一个佃农家庭的刘型,从小目睹国家的动荡混乱和人民大众的苦难深重,埋下了救国救命的革命种子。1925年,刘型以优异成绩考入萍乡中学。期间受大革命浪潮的影响,他和进步同学共同组织了“互助社”,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互助社”的主要成员后来都是萍乡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负责人。
1926年,刘型投笔从戎,被录取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入伍生。在军校,刘型经常听恽代英等*的报告,还认真聆听了*亲自讲解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受到很大启发和教育。
1927年,刘型参与平定夏斗寅叛乱战斗,他不怕牺牲,奋勇向前,经共产党员游雪程介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受党组织派遣回家乡江西萍乡,搞农民运动,秘密发展党员,恢复党的组织,建立农民武装,参加*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928年春,刘型任湖南醴陵游击营党代表,在当地坚持斗争。2月,反动军阀何键派重兵"清乡",他率游击营转战湘赣边界,5月率队上井冈山,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保卫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