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悯农释义,古诗悯农全文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7 01:30:40

大家好,我是“职鲜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唐代李绅的一首同情、怜悯农民的古诗词《悯农》(其二)。

【作者简介】

李绅,字公垂,唐朝宰相、诗人,与元稹、白居易并称为“元和三子”,是中唐时期文学上的重要人物。他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父亲李晤在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任职期间,他于此出生。李绅的童年经历了父亲的去世,早年丧父,由母亲卢氏抚养长大,并在无锡惠山寺读书学习。青年时期,李绅因才华横溢而在文学上崭露头角,贞元年间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并在元和元年(806年)考中进士,随后进入官场,开始了他的官僚生涯。

诗歌悯农释义,古诗悯农全文意思(1)

《悯农》(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其中第二首尤为著名。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盛夏中午,烈日炎炎时仍在劳作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及赏析: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关键字注释】

1. 悯(mǐn)农:怜悯、同情农民。

2. 锄禾:用锄头除草。

3. 日当午:太阳当顶,指中午。

4. 汗滴:汗水一滴滴落下。

5. 盘中餐:指碗里的饭食。

【古诗译文】

在盛夏的正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锄地,汗水淼淌滴在庄稼地里。

可是谁又知道,碗中的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啊!

【诗文赏析】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诗文描绘了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仍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的情景。通过描写农民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他们辛勤劳动的敬意和对他们所面临困境的同情。

前两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述了农民在盛夏中午,严酷的耕种环境下,依旧在田里劳作。这两句诗写出了农民种地的不易,为后两句诗做了铺垫。

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意思是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每一粒都饱含着农民辛苦的汗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愤慨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景象,并表达了对他们辛勤劳动的敬意和对他们所面临困境的同情。它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为我们提供食物和衣物的农民,并珍惜他们为我们付出的辛勤劳动。

最后感谢大家与我一起共同学习,今天的内容到此结束。如果喜欢记得点赞收藏分享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