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大结局,边程和任敏一起做了一场直播,没想到,直接翻车了。
年轻人私下里缺乏界限感的互怼,一旦是公共场合公共视野,就演变成了大型车祸现场。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边程出名倒是趁早了。出演正午阳光的大剧《清平乐》时才十五岁。剧中他饰演的成年怀吉,从十七八岁演到三十多岁。扮相惊艳,收割了一票姐姐粉。
成也萧何败萧何,昨天边程跟任敏的直播,原本应该是个圈粉的工作,可是却演变成了大型脱粉现场。
边程年纪尚幼,面对比自己年长几岁的任敏出言不逊,确实是有所失态。
《朱子治家格言》中有名言:“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这里所说的"伦常"是指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关系。孟子认为:长幼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摒弃封建糟粕、取其精华后,仍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边程不能尊敬前辈姐姐,招来全网黑也是咎由自取。
可是我还是想奉劝大众跳脱出来看待一下这个问题。
直播是一个浓缩为镜头的大型现场。面对的观众何止万万千,一个内向的成年人面对镜头也会紧张,也有很大概率表现失态,更何况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呢?
虽然公众人物有十分责任要堪当表率,可是自己回忆一下自己的十六七岁,是不是也曾有叛逆、别扭、任性、富有攻击性的时候?是每件事情都做到十分完美了吗?
我们要求别人的成长,有时候远远超出了自然规律。
边程虽然演了三十岁的人,虽然身高已经超过180,外表的早熟不代表他思想的成熟,如果在这个不成熟的年龄段,说了不合时宜的话,就要给盖棺定论,就要让他“长长记性”,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是不是太暴力残忍了些?
言语的不周、没有“三思而后行”,本不该马上就被上升成“人品不好”,更不能上升成人身攻击。
现代社会网络信息的发达,让每个人都可以站在键盘后面化身“键盘侠”。动辄对别人的错误指手画脚。若是有人对他的攻击不满意,甚至有时不惜人肉搜索,要么为了为自己的论调寻求进一步证据,把要唾骂的对象扒得底裤都不剩;要么干脆把战火烧到站出来的人身上,弄得人人自保,不敢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
这种网暴,何尝不是一种仗势欺人?
《智囊全集》中曾记录一个故事:
楚庄王宴群臣,日暮酒酣,灯烛灭。有人引美人之衣。美人援绝其冠缨,以告王,命上火,欲得绝缨之人。王不从,令群臣尽绝缨而上火,尽欢而罢。后三年,晋与楚战,有楚将奋死赴敌,卒胜晋军。王问之,始知即前之绝缨者。后遂用作宽厚待人之典。
这个故事讲得是:
在楚庄王的宴会上,大家伙都喝多了,灯烛被吹灭了以后,有一个官员竟然趁黑拉了一下楚庄王宠妃的手。宠妃就跟楚庄王告状,说她拽下来了那个轻薄她的人的帽缨。楚庄王没有追究,反倒下令所有人都把帽缨摘了下去才重新点燃烛火。
几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到郑国国都之前。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这位将领表示不要赏赐,坦承几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当年不究之恩。
我们歌颂正确的做法,歌颂良好的品德,是用以教化匡正人的信仰。我们唾弃违背道德、厚颜无耻、触犯法律的人,也是用反面案例匡正人的信仰。
可是,世上是没有永远不犯一丁点儿错的人的。如果犯下了小过错,被夸张成天大的罪孽,还要言之凿凿,恨不能生啖其血肉。那么对人、对事的容错机制在哪里? 我们祖先一直奉承的宽容美德又在哪里?
边程还是一个孩子,他言语自然有失当之处。但如果是自家孩子,你忍心他被全网攻击鄙视吗?
如果一个人在树立自己价值观的年龄段里,遇到的都是指责谩骂,那么他的眼里,看到的是不是全部都是人性的刁钻,看不到一点对他的善意、宽容和怜悯了呢?
这种指责,真的对他的人生有好处吗?
增广贤文曾说:“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清平乐》里怀柔提着提线木偶质问司马光的话,你还记得吗?皇帝公主必须要成为楷模被供奉。
如今边程虽然一举成为明星,可明星就要在吃瓜群众的框框里成为完美无瑕的、被人敬仰的木偶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希望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去成长。让他明白人生的道理,让他有时间学会进退之道。
更进一步说,很多时候,长大需要的不仅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大众的一点点宽容。
文|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