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都有故事,我们自己就是那个写故事的人。
故事,是从一出生就开始了,直到我们退出人生结束。中间的过程叫做情节。
不同的人生故事,有不同的情节和结局。每个故事,时间、地点、环境、人物都可以不同。
故事,有长篇、中篇和短篇,就像人的一生有长有短。
有些故事索然无味,有些故事就是白开水,而有些故事是一杯烈酒、一段传奇、一场演出、一个神话……
自己的故事,与别人的故事有时场景是会交叉的。这就成了人际关系层面的同学、同事、朋友、哥们,甚至父子、母女、叔侄、祖孙等等。
有时候,别人也会走进我们的故事;有时候,我们也会闯入别人的故事。或长或短的一段缘分,我们可能携手同行。然后,擦肩而过或者分道扬镳,各自继续自己的故事。
这样某一天,当我们想起某个人,只当是想起了某一个或某一段人生故事。这些故事连缀起来,也就成了我们人生的一个又一个插曲。而且,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刻地洞察和思考。
我们的人生,都不乏这样的插曲和故事。青梅竹马、一见钟情、相见恨晚、萍水相逢、高山流水、八拜之交、义结金兰、刎颈之交、管宁割席、负荆请罪、食肉寝皮、掘墓鞭尸,这些词语,背后都有一个或多个故事。于是,人生变得丰富,变得玄幻,变得迷离,甚至变得残酷而且血腥,变得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偏僻而宁静的村庄,每天周而复始地演绎缓慢而悠长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故事。小俊、小钦和小伟就在这样的村子里出生了。
同宗同族,三个人有着血脉的联系,尽管不是一个辈分,三个人还是玩成了最好的朋友。一起上学,一起逃学,一起下河洗澡,一起在夏季涨水的时候下河摸鱼,一起在过年的时候跑着挨家挨户拾炮。就连上山放牛割草,也几乎是一样的。看起来,这几个孩子似乎有着相同的命运。
直到小学三年级时,他们中间,那个年龄稍大的孩子小俊说:“每天上学翻山越岭,还得被老师收拾,咱们一起不上了吧?”那俩孩子一呼即应,他们相约撕了课本,约定第二天不上学了。然后,在路上开开心心玩到很晚才回家。
第二天,小俊真的不上学了。小钦和小伟的家长都只见孩子在家里磨蹭不去上学,自己又等着上地干活,火就上来了,问明了情况,一顿暴走。揍完了,又去找小俊的家长,小俊家长说不想上就算了,反正家里也缺劳力。这俩家长一商量,孩子还小,无论用啥手段都还得让他们上。
于是,小俊辍了学,在家里跟着家长上地、干农活,走上了父辈的生活道路。小钦和小伟继续自己的学业。
小学毕业后,小钦考上了乡中。小伟差一点不到乡中分数线,进入了本乡的一所联中。两个孩子,在两所中学都还不错,基本名列前茅。
他们上初三,联中停办,并入乡中。小钦和小伟又一个班级了。初三学习很紧张,分开一段时间,两人的联络也没那么紧密了。联中的办学毕竟和乡中有差距,小伟从联中的前三名,已经变成乡中班里的中等以下学生了。
很快初中毕了业,小钦距县中分数线稍有差距,家长花1500元把他送进了县中,后来上了一所大学。小伟准备去上县卫校,将来当医生,他文静的性格也确实适合这个职业。可是整个暑假,小伟无论如何就是做不通那个老扣的家长工作,家长死活不愿掏这几千块钱。
那段时间,村子里,整天听到小伟爷俩吵架、干仗的声音。小伟一门心思要去上学,他老爹无论如何捂着钱袋子不肯松手。先是吵,再是打,然后爷俩抡起棍子开始干仗,有时打得头破血流,惊动四邻来劝。后来邻居们都说这孩子神经了,见了人也不说话,面无表情,两眼空洞。就是看到他父亲有本能的仇恨,随手拿起东西就打,干了一个暑假也没干出结果。小伟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近三十年杳无音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三十年过去了,小伟的父亲也在孤独中离开人世,他家的房屋早已破败。小俊下学早,结婚早,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爷爷了,忙时在家干农活,闲了外出打零工,盖起了一座两层小楼,买了车,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
小钦呢?读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后来辞职开办自己的公司,资产早已几千万甚至上亿了。但是见面说起来,就是一个忙和累,压力也很大,头发早秃了,血压也高。每次回到村里,看到小俊和小伟两家的情形,内心也有无限感慨。
小钦有时候带朋友回到老家,朋友说:“你们这个地方真好,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离城市也不是太远,要是在这里弄片地,盖个别墅,偶尔来住一下也不错。”小钦笑笑,心想:这就是我小时候一心要逃离的山村啊!你们要的,不就是小俊现在的生活吗?
人生兜兜转转。小时候看不清未来,对时间没概念,也抓不住当下。一群懵懂的孩子,本来以为相似的人生,随着岁月的变迁,竟然会产生这么大的差距,似乎真的有点不可思议了。
其实,走走停停,分分合合,起起落落,哭哭笑笑,有得有失,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这就是人生。
人生不能没有历史,人生不能没有初心。曾经我们向往的,到手后才知道并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也有许多我们不懂得珍惜的曾经,是别人永远也到不了的未来。
人生是一条单行道,得不到的就学会放手吧,回不去的就学会释然吧!无论怎样的方式,都是自己的一生。可是,我们依然会悲悯那些苦难的灵魂,就如失学的孩子,失孤的老人,洪水或地震中的罹难者。社会已经足够复杂,人生已经足够不易,珍惜每个人,珍惜每一个能够在一起的缘分。
有一次,跟一个在大城市打拼的学生通话,聊了一会儿家庭和上学的情况,她也感慨说:“老师啊!北上广容不下肉身,小城市盛不下灵魂。”在同学和老师的眼中,她是属于那些成功的人啊!我知道,光鲜亮丽的背后,她也有不为人知的艰辛。
人生路上,我们需要的,不是冷眼,不是欺骗,不是鸡血,不是挤兑,不是撕扯,不是倾轧,而是一颗又一颗鲜活而且温暖的灵魂。
作者简介:左德浩,微信名饮茶洗心,中学高级教师,河南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青作协会员,河南省社会体育一级指导员,南阳市中小学优秀教师,南阳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南阳市教育系统优秀通讯员,卧龙区教育十佳通讯员,任职于南阳市第十一小学,喜欢读书思考,行走红尘,静观人生。
审核:文子 | 责编:王芳 远岫 若谷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凌峰律师事务所崔素芳律师;编辑*dahewenxue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