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感言短句,端午的句子唯美短句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9 01:29:47

端午感言短句,端午的句子唯美短句(1)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又是一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到了。

端午来时,夏日的感觉愈深,天气晴好、榴花初绽、绿杨阴阴。家家门前弥散着艾草的清香,户户桌上摆放着晶莹的粽子。一句“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绵延不息的民族记忆和文化传承。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最早出现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关于其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根植在每个人心中的端午文化符号。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楚大夫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每年端午,我们都怀念屈原,怀念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情怀,怀念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民生关切。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汨罗江千载流淌不息,在端午节凭吊先人的你我,都是这份丹心长存的见证人。

在民间传说中,与端午节来历有关的人物还有孝女曹娥、伍子胥等,无论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还是怀念曹娥投江寻父,还是感念伍子胥忠臣含冤,端午节的故事里都饱含着一份深沉的家国情怀。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小家”同“大国”息息相关、休戚与共,以传统节日为载体,这份家国大义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中代代赓续,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原乡。

《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午节临近夏至,日暖而虫多生,古人形容此间“五毒尽出”,所以有了各种避瘟驱邪、祈福求安的习俗。从“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佩戴菖蒲、艾草,到“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悬挂五彩绳,再到“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沐浴祛病,端午民俗凝聚着古人顺应天时、趋吉避害的生活智慧。

这些节俗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一种仪式感。飘香的粽子里,保存着对以身报国英雄的尊崇;竞发的龙舟上,蕴含着对齐心协力奋斗的铭记;高悬的菖蒲中,充满着对健康平安生活的期盼。“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传统节俗给我们平凡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仪式感,承载着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加深着我们的精神归属与情感认同。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端午节历史悠久,影响广泛。2006年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到今年的6月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施行十一周年。十一年来,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不断铺展,包括端午节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了起来,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传统节日,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荟萃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孕育着一份崭新的时代精神。端午节不仅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也是传承不辍的家国情怀,是对自然的理解与敬畏,是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是刻在民族血脉中的记忆与乡愁……今日端午,祝君安康。

(转载应当完整、准确,并注明来源和作者信息)

记者:张钰钗

编校:王岭

责编:张钰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