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蚜虫的防治方法有哪些,防治小麦蚜虫最佳时间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0 09:58:51

小麦蚜虫,一种刺吸式害虫,一些种植户又称为“腻虫”、“蜜虫”,它分布广泛,在小麦种植区域基本都有发生,发生程度有轻有重,给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小的影响。

蚜虫的种类有多种,有些在小麦植株的中下部进行危害,有些在上部进行危害,有些对于穗部危害较大,而在穗部危害的蚜虫,一般是我们所防治的重点(也就是“穗蚜”)。

小麦蚜虫的防治方法有哪些,防治小麦蚜虫最佳时间(1)

冬小麦在年前发生蚜虫的情况不多,从年后返青期开始,在穗期达到高峰,成熟期前还能继续危害,蚜虫会吸食叶片、茎杆以及麦穗的汁液,当叶片和茎杆受损时,小麦不能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同时水肥的营养传输也会受到一定的抑制,而到了抽穗后,蚜虫会集中在穗部进行危害,导致秕粒、空秕情况,千粒重下降,产量自然降低。

根据种植区域不同,小麦蚜虫发生的早晚也有差别(严重程度也会有不同),除此户外,和小麦品种、预防措施、田间管理等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蚜虫不仅危害小麦,田间里的禾本科杂草也会受害(或者是其它的禾本科植物),这种情况也给防治工作带来了难度。

小麦蚜虫的防治方法有哪些,防治小麦蚜虫最佳时间(2)

蚜虫对于小麦的危害可分为2大方面,一种是直接危害,一种是间接危害。

直接危害:直接对小麦自身造成危害,附着于叶片、茎杆或穗部,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发黄、生长停滞或白穗情况,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整株小麦枯死。

间接危害:蚜虫作为一些病毒病的传播载体,造成病毒病的爆发,进而危害小麦,比如小麦黄矮病,发生后小麦长势较矮,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蚜虫,影响最终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蚜虫在寒冷的冬季,通常以虫卵的形式,在麦秸、杂草、土壤缝等地方进行越冬,等到第二年温度合适后,开始危害,根据我国地形,正常情况下,越往北发生越严重。另外,据观察,播种较早的麦田,蚜虫发生早,危害大,其次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年后前期气温比较低,并且多雨,后期温度很高时,蚜虫也有可能大面积爆发。

小麦蚜虫的防治方法有哪些,防治小麦蚜虫最佳时间(3)

针对小麦蚜虫,预防和防治相结合的策略综合进行,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预防办法主要有以下4点:

1、品种选择

购买种子时,以抗虫性较强的品种为宜,在虫情发生严重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抗虫性强的品种会有一定的优势,自身能抵抗一部分蚜虫的侵袭,更加利于小麦的正常生长。

2、促进壮苗

壮苗的情况下,小麦抵抗性较强,危害的影响相对就越小,壮苗的措施有多种,比如适时晚播、浇灌冬水、控制旺长,进行镇压等措施,年后的话,根据田间墒情和小麦长势,再决定是否进行浇水或施肥。

3、注意排水

小麦生长到抽穗期前后,雨天不少,要注意及时排水,一旦田间积水过多,一方面会导致田间湿度大,容易引发蚜虫的爆发,另外一方面,积水过多,导致小麦生长受挫,也会给蚜虫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4、拌种预防

除了以上农业预防措施外,播前通过拌种预防,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比如使用吡虫啉拌种,对蚜虫起到很好的作用,一些厂家生产的拌种剂,宣传能一季无蚜,而也有拌种剂,对于年前预防不错,年后需要再打一遍*虫剂。

小麦蚜虫的防治方法有哪些,防治小麦蚜虫最佳时间(4)

以上是4种预防措施,如果田间已出现蚜虫的情况,及时发现,及时打药防治。目前来说,防治蚜虫的*虫剂有很多,很多都比较常见,比如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吡蚜酮、烯啶虫胺等,有些种植户,会在年后“一喷三防”时,和其它*虫剂一起使用。

针对*虫剂防治时,有农户还有一个问题,打药过后,效果不好怎么办?该如何能提高防治效果呢?

1、打透打匀

施药时,一定要打透打匀,由于蚜虫发生后,数量很多,有些在麦穗里面,打不透的情况下,害虫吸收不到药液,防效就很差,而打透打匀的前提,加水量一定要够,不要漏喷。

2、药剂选择

有些农户在防治蚜虫时,常年使用单一的*虫剂,导致蚜虫已产生很强的抗性,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更换*虫剂进行防治,比如一直使用吡虫啉的朋友,可以更换吡蚜酮、烯啶虫胺试试。

3、复配药剂

针对单一配方的*虫剂防效不好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复配药剂,对于蚜虫的防治,起到不一样的作用。

小麦蚜虫的防治方法有哪些,防治小麦蚜虫最佳时间(5)

以上就是关于小麦蚜虫的全部内容,从蚜虫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防治药剂和注意事项,详细给大家进行了讲解,希望大家看完本篇文章后,能学到一些知识。

最后问下大家,如果你还有其它问题或者是更好的防治经验,欢迎在下面评论中留言,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