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丝旁的特点及写法
欧体楷书偏旁部首,绞丝的特点及书写法则简体绞丝旁是从草书中演变而来。比如讠[訁]、饣[飠]、纟[糹、糸]、钅[釒]等等。在草书中就有写作今天的“纟”旁这种形式,所以带“糹”字旁的字就都用简体“纟”来表示了。
“糸”是楷书的写法。“纟”是简化字的形体,一般只能用于左偏旁。绞丝底,如:糸、系、絮、累、繁、紫、紊等字的绞丝不简化。
这里,我主要讲述繁体绞丝旁、绞丝底的特点及写法。
①、绞丝在字的左侧时,应以斜取势,注意两个撇折的写法和变化。一般,第一个撇折重笔稍粗,折角大;第二个撇折轻笔稍细,尤其是撇画细而长,折角小。底部三个点画,由低到高呈斜势。第一个点画为左点,稍粗大;后面两个点画是右点,稍小。
绞丝旁的字有很多,比如:纠 、纡 、纤 、级 、纫 、纶、 纹、 纭 、纴、 纱、 纬、 纯、 纰、 纲、 纳 、纵、 纷、 纸、 纺、 纽等。
②、绞丝在字的下方时,撇折也有成规,宜上小而下大,直钩笔画应写得细长,钩法可采用“跪笔弹锋”法,直钩两侧的左点、右点要注意其对称性。
绞丝底的字也有很多,除了上述讲的:糸、系、絮、累、繁、紫、紊等字,还有比如:紧、素、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