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人无法替代全体人类劳动之前,贫富差距会永远存在下去。
从古至今,人们被各种方式划分成不同的等级或者阶层,希冀造成和谐相处的局面。但由于这种相处是被迫的,充满矛盾的,所以人类发展史其实更像是阶层转换史。
在信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古代,没读过书的人,大部分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有贫有富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谁让自己出身不好呢。
到了现在,虽然人们接受贫富差距的存在,但其实在心里是不认同的。特别是在一些媒体、文学作品和舆论的引导下,价值观更加容易产生变化。
一些本来认同的价值观,会突然发生改变。比如著名的痞子作家王朔,就经常对人性、社会上的一些事情发表看法,言论带来了不少争议。
关于穷人的宣传形象,他是这么说的:
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作励志故事愚弄底层人!
在他看来,穷人之所以穷,并不是因为他们想,而是不得不如此。那些能够成功的穷人,也不应该作为大众的榜样,因为他们本来就已经很惨了。
细想之下,这句话还是道理的。穷人的苦难是无奈,而不是主动的选择。这样去大肆宣传,就好像吃苦才是对的一样。
除了王朔,最会写苦命人的余华也说过:
“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在余华的《活着》里,福贵苦了一生,越来越苦,并没有获得成功。在现实中,这样的劳累一辈子,依然很苦的人还有很多。
而在各种传播性作品里,更多的穷人形象。好似都是出身贫苦,然后一路艰难,最终收获了成功的故事。这就给人造成一种感觉,只有经历过苦难,才最终能够成功。
这当然是逻辑不通的,那些成功的人更多的是并不贫穷。
因为贫穷的人,连生活都要拼尽全力,又哪里来的雄心壮志。
所以在看到那些诸如“*妇女坚持送外卖”这种新闻时,明面上看是歌颂,其背后传递的价值观却是贫穷不可怕,在贫穷的同时不去坚持努力才是可怕的。
这个逻辑当然没错,但很容易产生误导。那就是我已经很努力很吃苦了,却还没有获得成功,就不是我自己的问题,而是其它方面的原因。
有了这个心理暗示后,就很难再去深入的剖析问题,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就像今年七月份的那个《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爆火视频。讲的就是城里年轻人回到家,看到自己的二叔,命运已经那么苦了,还在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从没有选择放弃。
视频一出,许多网友纷纷反思自己的人生。
故事很激励,但实际意义不大。还是那句话,不是非得受苦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而是正确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找到正确的锚点,然后再去努力坚持。
穷苦,不是成功必备元素,积极的人生态度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