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毕淑敏的一本书,书名是:《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被深深地震撼了。
我从来没想到,一本关于旅行的书,可以写得这么让人激动、激荡,韵味无穷。
文章的内容就近似于游记,写得是发生在旅行生活中的故事。但是说游记又似乎感觉不对,因为文章读起来很容易忘记是个游记,而总是觉得是一部小说,而且是一部精彩的有趣的小说,其内容之丰富和精彩,已经超越了大多数游记,如果必须给这本书的文体做一个解释,是高配版的游记。
不同于很多的游记,不单纯写景,甚至很少写景。但是一定会将去过的地方,以很宏观的视角,就是有着立体感的如同身临其境的感觉带给你。
从天空、空气、声音、色彩甚至食物的味道都给你描述出了,景物描写不多,但都非常精准。惜墨如金,短短的几句话,几个词,就能带你亲临现场般的感受,你的感官和情绪全部被打开,如同身临其境般入定。
最主要的是,你的感情器官全部启动,以一种温暖的、舒服的、激荡的、热血般沸腾起来。
对,就是这样的感觉,你不仅是到了现场,而且和作者一样体会了不同的生活,丰富多彩的语言,人物形象特征的描写,给自己的感动与情绪上的波动,你仿佛就是作者,和她一起呼吸,就在现场,美好的景物,现实的无奈,温暖的关怀,寂寞的等待,一切的情绪,都复活了,你也许以为自己不会感兴趣的东西,有些已经司空见惯的冷漠,都会被她的文字治愈。
是的,文字是有力量的,有感染力的,这些都来自于作者深厚的底蕴。
作者能够将许多见过的风景、接触到的人、遇到的事情,都通过细致的刻画,深入内心的感悟,细腻的观察,热情的探索,将路途见闻,用丰富内心以及细腻的写法,一一道来。用自己有温度的内心来感受着。描述着,带给我们新鲜的、深度的接触和感受。
作者关于本书的经典概括,也就本文的主题:
好的旅行,应该如同呼吸一样自然,旅行的本质是学习,而学习是人类的本能。
旅行让我知道在我之前活过的那些人,他们可曾想到过什么,做过什么。旅行也让我知道,在我没有降生的那些岁月,大自然盛大的恩典和严酷的惩罚。旅行中我知道了人不可以骄傲,天地何其寂寥,峰峦何其高耸,海洋何其阔大。
凡此种种,都不是单纯的身体移动就能解决问题的,只能留给旅行中的灵魂来做完功课。出发时,悄声提醒,背囊里务必记得放下你的灵魂。它青岛没有一丝重量,也不占一寸地方,但重要性远胜过GPS。饥饿时是你的面包,危机时助你涉险过关。你欢歌笑语时,它也无声扮出欢颜。你捶胸顿足时,它也滴泪悲愤……灵魂就算不能像烛火一样照耀着我们的行程,起码也要同甘共苦地跟在后面,不离不弃,不能干三天停一天地磨洋工。否则,我们就是一具飘飘荡荡的躯壳在蹒跚,敲一敲,发出空洞的回音,仿佛千年前枯萎的胡杨。
作者到一个地方,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点,因为身份,也到过普通百姓不会到达的地方。通过她的描述,我们能够了解世界的地大物博,不同思想不同文化的人们思想,不同风格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遇到的各种人物,很多不被认可的意识形态,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应该存在的,以一种和谐的方式存在着,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是的,到了一个地方,都应该有能力发现其自身的魅力,用语言来描述出来。
有遇到的事情,有遇到的人,有吃不饱饭的抗议,有面对流失国土的屈辱,有见到海外文物的心痛和无可奈何,有许多的情绪困扰,有遇到的困难,有遇到的感人的老人。很多很多。
用哪个词来解释看到这本书的感觉?应该就是读到了触及灵魂的书,一本写自己触及灵魂的旅行日记,读者读出了触及灵魂的感觉。
是的,就是这样的感觉,作者是用触及灵魂的心理来旅行,用触及灵魂的文字来写作,我们就有幸读到了触及灵魂的作品,文字中激荡着热情和情绪,所有的景物和人物都在眼前活跃起来。
看后,触动了灵魂,就会感受到一种精神的洗涤,让人拂去心灵上的尘土,心被洗透一样的明净。心灵被净化,眼界高远,向往着也要开启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感受如作者那样激荡的心情。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要好好学习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