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图中我们看到,各种氨基酸生产方法的优劣,目前农业上应用最广泛的还是酸水解法、酶解法和发酵法。酸解法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大多采用盐酸进行水解处理,生产出的氨基酸中氯离子含量高,不过也可进行脱氯处理。酸水解工艺氨基酸容易被破坏,尤其是植物生长素前体的色氨酸完全被破坏,但也并不是那么不堪,合理得选择和应用也是很不错的。
酶解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相对氨基酸种类保留比较全面,寡肽含量较高,有害物质少,这两种生产方法在农业中应用无疑是最适合的,尤其是酶解法,一些先进的技术可以根据分子量需求进行定向剪切,得到需要的分子量区间,如寡肽的分子量在1000道尔顿以下。虽然国内使用酶解法氨基酸的肥料企业很少,但并不表示我们国内的酶解氨基酸技术水平达不到,只是由于目前国内大多肥料企业对氨基酸的认知不够,以及原料成本较高,用于农业上的较少。 现阶段酶解氨基酸大多是用于微生物培养、保健品(海洋鱼低聚肽、大豆低聚肽等胶原蛋白肽)、养殖业等方面,相信国外生物刺激素这一理念传入中国,国产氨基酸类肥料的发展也会更健康的发展。中国农业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肥料企业创新能力可能不足,但中国企业的借鉴能力和在借鉴中创新的能力绝对是独步全球。
四、氨基酸生物刺激素的应用
氨基酸叶面肥,给大多农资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廉价,往往跟激素联系到一起,确实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生产的氨基酸液肥大多是采用一些氨基酸下脚料以及一些低端的原料,本身氨基酸含量低,而使用浓度又不够(习惯的推荐和使用倍数500-800倍),造成氨基酸液肥按农业部的标准生产(游离氨基酸≥100g/L 微量元素≥20g/L或中量元素≥30g/L),使用效果微乎其微,一些企业只能是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增加效果。
而国外的含氨基酸生物刺激素进入中国市场为什么会迅速火爆呢,崇洋媚外的观念固然有之,推广方式也很重要,但用户口碑和实际效果才是产品的根基,效果来源于好的原料和配方,以及应用数据的深入挖掘。当然也不可神话国外的生物刺激素,老外的产品也不见得都好,也有一小部分滥竽充数的。也有很多人说老外忽悠人,不就是氨基酸嘛,但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生物刺激素这一理念正在改变中国对功能性肥料的认知。
一般认为蛋白质是由51个以上的氨基酸构成,通常将由11~50个氨基酸组成的称为多肽,将由2~10个氨基酸构成的称为寡肽(也称低聚肽、小肽),单个的氨基酸也叫游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的相对分子量最小,也就是我们农业部登记氨基酸水溶肥料要求的那种。理论上会认为分子量越小越是容易被吸收,但可能不完全是那样,十几种不同的游离态氨基酸在被植物吸收过程中会有竞争和拮抗,就像我们熟知的十六种营养元素那样,相互促进、竞争、拮抗。
虽然多肽、寡肽和氨基酸都是由蛋白质逐步分解而来,但寡肽具有氨基酸所不具备的独特的生理功能(生长调节、抗病等),更容易被植物吸收,且不消耗自身能量。寡肽、多肽也是植物内源激素,在植物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多肽激素的作用机理十分复杂,仅是寡肽就可以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组合。
一个功能性很强的氨基酸生物刺激素,不仅是含氨基酸及寡肽、多肽那么简单,很多国外企业会在总氨基酸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可以增加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如氨基酸的衍生物、维生素系列,甜菜碱、海藻等植物提取物,充分利用这些活性物质的功能性,配合氨基酸,发挥更大的作用。
未经作者允许,请勿将文章内容发布到其他农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