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卫星地图
1958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邀请巴黎会议11国来华盛顿开会商讨一个正式的《南极条约》方案制定。经过了多轮谈判,1959年12月1日,规定了世界各国在南极洲这块无主之地上行为的《南极条约》签订,并在1961年生效,南极条约体系也随之形成。
▲南极条约组织旗帜
条约的制定将参与南极活动的各国约束在了一个框架之下。它的第一条“南极应只用于和平目的,禁止军事性质措施”和第四条“冻结一切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并禁止新的领土要求”严厉地制止了在南极的一切政治军事行动。
美苏英法作为条约缔约国和有投票权的协商国,成为了维护《南极条约》最有力的力量。
▲南极各国常年科考站分布图(截至2009年)
1983年,中国加入南极条约体系,随后1985年中国建立长城站,并被接纳为协商国之一。
这样,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均加入了这一体系,使得《南极条约》的效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证。而中国加入之后,时至今日在南极共建立了四座科考站,大大地推进了南极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事业。
在南极条约体系下,各国科考站虽有国籍区别,但科学无国界,任何一国的科考站都会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与游客。在南极这片无国界的大陆上,只有科学精神和普世精神。而在可预期的将来,南极也将是如此,任何国家将南极据为己有的图谋都不能也不可能实现。
▲位于南极点的美国阿蒙森·斯科特站
四、无法占领的雪原
南极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现状,不仅仅是南极条约体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在这个全球性体系形成前的一系列因素,也是让南极未被事实占领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缺乏机遇,南极发现太晚,无人居住且极端气候等等特殊的因素,让人类花了更长的时间才得以深入并了解这片大陆。直到20世纪初,人类才将南极表面基本探索完毕。
然而在这之后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全球大部分国家都被战争所影响,人们对南极这个世界的角落的关注度自然而然地就被转移了。到了战后,想要在南极抢占地盘的国家早已失去了机遇。
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大自然,南极不仅地理位置偏僻,气候恶劣,生态脆弱,而且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平均海拔高达2300多米。南极虽有世界最大的淡水、铁矿、煤炭资源,但目前无法开发利用。南极今天的经济还主要是渔业和旅游业。
人类要在那里生存,必须仰赖母国的补给援助,这对国家是一笔吃力不讨好的巨大开支,英法这种本土遥远的国家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