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46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2017年起,北京就开始以街道为单元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北京垃圾清运量增速从2016年底的10.41%下降到3.07%,居民关于垃圾分类的知晓度近八成,有超过75%的受访居民感到垃圾分类情况有向好的变化。
7月15日,北京市城管委围绕北京垃圾分类全流程和示范片区建设组织了集中展示活动。北京商报记者来到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一探北京垃圾分类的试点经验。
试点
“投放垃圾,记得分类哦”,这是沁山水南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王健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提前录有这句话的喇叭,就放在她的工作台上。
作为社区垃圾分类投放积分站的指导员,每当有居民过来投放垃圾时,她的任务是为居民们投放的垃圾称重,刷卡积分,然后放至后面对应的垃圾桶中,多数为厨余垃圾,“每天,三个厨余垃圾的桶都能装得很满,”王健介绍到,一公斤以上的厨余垃圾能够积3分,一公斤以下可以积一分,每个月会进行汇总,达到80分以上就有礼品。
在王健看来,这个年初建立的积分点,已经逐渐将垃圾分类的意识带入到居民的生活中了。“最开始可能知道的并不多,现在垃圾的分拣率,厨余垃圾差不多有一半,而且每天(数量)都在涨。我们小区居民都在说环境在变,苍蝇变少了。”
沁山水南社区是石景山八宝山街道办事处开展垃圾强制分类的一个缩影。其辖区内商场、超市也已开始陆续开展垃圾强制分类。物美店长杜军英介绍到,“卖场里已经设置了用于顾客投放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容器,卖场的垃圾房里也设置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投放之后,区里专门的回收公司会守门来收运。
“我们每天都会进行培训,全体人员都会参与培训,”对于具体的实施过程,杜军英表示,“以前是把所有垃圾放到一个垃圾桶里,现在就是分下类,工作更细化一些。”至于顾客在卖场内扔的垃圾,杜军英也称,如果有扔错的情况,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给予提示,保洁人员也可以再进行分类。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城管科科长付永表示,“除了一个待拆迁社区外,现在整个八宝山街道16个社区已经实现了垃圾分类全覆盖,前段时间经过了市级的验收,验收结果近期会公布。”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共有224个街道(乡、镇)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涉及4194个社区(村),5.2万余个责任主体,8511个居民小区。
北京市城管委主任孙新军此前在直播访谈节目中介绍,示范片区试点创新了四种垃圾分类收集方式:
第一种是设置有人值守的垃圾分类驿站、小屋,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并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从而形成了稳定的垃圾分类基础人群。
第二种是在有条件的小区设置智能投放箱,减少人工成本,扩展垃圾分类服务范围。
第三种是上门或定点回收再生资源、厨余垃圾,方便群众投放,最大限度地提高回收量。
第四种是撤桶撤站,定时定点流动收集。
孙新军介绍,这些方式,是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垃圾分类的成熟经验,在实践中都是征求了居民的意见之后确定的。“现在手机应用这么方便,相信今后用手机APP、小程序预约上门回收垃圾都会逐步推行。”
上述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动厨余垃圾分出质量和比例,根据实际需求,配齐垃圾分类桶,摆放位置与居民协商确定,并在桶边公示垃圾分类常识。
同时,推动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以及商业办公楼宇、旅游景区、酒店等经营性场所开展垃圾强制分类,逐步实现全覆盖。明确物业单位等垃圾分类责任主体职责。
产业
扔垃圾之后,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是关键。北京市委*蔡奇在近日调研东、西城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时提到,要推进垃圾楼、中转站等设施增补和改造,加强运输环节的执法检查,解决混装混运问题。
在收运体系上,八宝山街道有新探索。据付永介绍,环卫中心会对辖区384家商户分类垃圾“上门收运”,一是可以解决商户乱倒垃圾的问题,其次这也是一种再次宣传,“已经运行了快一个月了,环卫中心都是免费到各商户收取垃圾,之后厨余垃圾会由专门的公司来进行无害化处理。”
目前,八宝山街道的垃圾楼称重计量系统已正式投入运行,这便是收运的垃圾之后的去处。据石景山垃圾清运队队员,目前开启了10座垃圾楼,一共有22座,如果有需要的话随时可以增加垃圾分类的站点,当垃圾装运车行驶到称重器上时,旁边的显示器会显示重量。数据上传之后,系统会自动去除重量中非垃圾的部分,算出垃圾的净重,并记录到系统里。
“我们现在是要求分开运输、分开处理,我们站收且只收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两个秤是分别为这两种垃圾设置的。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是不收的。”上述垃圾清运队队员表示。
杜军英也表示,“卖场产生的其他垃圾是由石景山环卫公司来上门回收,是有正经资质的。厨余垃圾是社区专门的湿垃圾回收公司来进行回收”,至于可回收垃圾,杜军英称,有合同单位——正规的纸皮回收公司上门来回收。
事实上,光靠环卫中心是不够的,第三方公司是这一垃圾分类链条上的重要环节,比如王健所在的海瑞通环境公司。天眼查信息显示,北京海瑞通环境治理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处理服务;普通货运;物业管理;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清洁服务;绿化工程等。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处理服务这一条于今年1月刚加入该公司的业务范围。
付永也称,厨余垃圾是专业的第三方公司来进行处理,可回收垃圾目前还没有,因为还有收废品这一行业存在,不过这会越来越少,因为他们毕竟不正规,“我们将来会尽量聘用正规的公司来进行处理,形成专业化的流程,甚至发展成专业化公司预约上门回收垃圾”。
孙新军此前透露,现在北京市每天会产生将近2.6万吨的生活垃圾,人均每天1.1公斤,“且仍在增长,拐点还没有出现”。目前北京市有29个垃圾处理终端设施,都在满负荷运转,缺乏弹性。如果清运、处理不及时,就会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蔡奇指出,要加紧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在建项目早日投入使用,提级改造既有设施,提高运行效率。
据了解,北京今年重点开展的300个项目中,涉及多个环保项目,其中垃圾处理设施项目3个,重点实施丰台区循环经济产业园渗沥液处理厂二期工程、朝阳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等。
据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着力解决“混装混运”问题,研究制定垃圾运输管理办法和各品类垃圾运输车辆标准。建立“绿色车队”,实现运输车辆颜色、车身标准、标志标识、电话、单位“五统一”,与各品类垃圾桶颜色一致,易于群众识别监督。建立分类运输车辆身份识别、行驶轨迹、重量变化等信息实时监控系统。实施密闭式清洁站分选、分拣等功能性改造。
立法
孙新军表示,从根本上看,垃圾源头减量、强制分类还需要得到立法支持。
据市城管委介绍,将会同市住建委协助市人大修订完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抓紧推动修法进程,使垃圾分类管理、处罚有法可依。
在2018年9月公布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2018-2022)中,《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被列为“任期内调研起草,条件成熟时制定、修订的法规”项目,牵头单位是市城管委。
7月11日,北京市司法局通报了北京市2019年立法工作计划,共安排立法项目43项。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就近期社会热议的垃圾分类工作回应称,北京正加快研究修法,推动相关工作。
市司法局立法四处处长江英明介绍说,北京从2002年起出台《市容卫生环境条例》等一系列法规规章,已经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做过一些规范,下一步市政府相关部门将继续研究推进相关立法工作。
立法二处处长王鸿剑表示,公共数据共享开放管理办法目前已经起草完成,正在征求各方意见,这项立法项目的目的在于打破政府各部门的数据孤岛,建立一个平台,让各部门共享数据。今后还会在共享基础上向社会有序开放,便于社会更好地了解政府的数据情况。
据介绍,目前,北京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全市已形成了包括目标体系、强制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各品类和各环节管理、城乡统筹、政策机制、宣传动员、全民参与和社会共治在内的系统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基本框架。
同时,对垃圾分类相应执法检查力度也在不断增强。2017年至今,相关部门对北京生活垃圾产生、收运和处置单位开展执法检查,立案数、处罚量逐年递增,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7万人次,检查企事业单位34.6万家,立案处罚1.34万起,罚款1515万元。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汤艺甜 肖涌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