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爆发那一年,医药板块与其他资产相比,堪称冰火两重天。
2003年一季度时,医药板块表现还没有那么靓丽,但到了二季度,特别是4月中旬以后,钢铁、汽车、银行板块全线回落,而医药板块逆势上涨,成为了支撑大盘的重要力量。
“非典”早期,天方药业连续两个涨停;九芝堂8个交易日涨幅超过30%……
这些蹭着热点涨起来的这些医药板块,具有明显的地域轮动和产品轮动的特点。
2003年2月下旬,广州SARS影响扩散,于是,广州地区的医药个股全线飙升,带动了医药板块全线上扬。
白云山、丽珠集团、广州药业这些广州板块获利颇丰。
到了4月中旬,疫情从广州蔓延到了北京,以同仁堂为代表的北京地区医药个股开始大幅上行,同仁堂从19元之高价位逆风起飞。
在不同时期,市场流传不同的治疗SARS病毒方法。
早期时,各地传言板蓝根可以预防治疗非典,各大药房的板蓝根都被抢购一空,一时间,白云山等板蓝根生产企业也跟着成了市场的宠儿。
后来,人们开始认为导致非典的是衣原体,于是,罗红霉素等抗衣原体开始被追捧,随后确定了非典是由冠状病毒引起,抗病毒以及激素类药物得到认同。
那段时间,丽珠集团、星湖科技、天药股份都表现突出,一时间成了股市最耀眼的“明星”。
在非典爆发期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将阿奇霉素、盐酸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利福平等药物列为防治非典的推荐用药,这直接使得这些药物的销售火爆,当时,很多生产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原料药的上市公司,销售量直线上升,涉及这些药品制剂药生产的上市公司,相关产品销量也跟着火线上涨。
直到最后,人们终于意识到,非典是没有所谓能“治愈”的特效药的,只能依赖自身免疫功能来抵御,于是敏锐的A股投资者把目光投向了提高免疫力的药物,相关企业像天坛生物,海王生物后来居上,成了那一拨医药股上涨最后的辉煌。
4月25日,有媒体报道,海王生物公司的子公司已推出*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该股票被停牌交易一天。
而同一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称:启动防治非典“绿色通道”后批准的第一个可在高危人群中进行临床试验的药品——*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近日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即将用于一线医护人员等高危人群。
在股市热炒医药板块的时候,这一信息的发布无疑是火上浇油,尽管海王生物被停牌一天,但市场的热情却早已止不住了,当天医药板块再一次集体上涨。
4月28日海王生物复牌之后当即涨停,次日继续涨停开盘。同样拥有“*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的中新药业也跟随海王生物的脚步封住涨停。
在这两只股票的示范效应下,整个市场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寻找“α-2b”的大,于是北生药业、大连国际等都贴上“α-2b”的标签,被推到令人眩晕的高度。
A股永远是充满想象力的,在医药板块之外,市场继续以非典的名义把抗非典的题材发挥到极至。
诸如不生产药品但以卖药为主的广州药业,生产消毒用品的沈阳化工、南风化工、北化工,甚至生产口罩用纱布的纺织类公司等等。
在整个会都在众志成城抵抗“非典”的时候,股市竟以这种方式来应对,也许这就是“非典”时期的“典型”市场心态。
历史永远是惊人的相似。
时隔十七年,新型肺炎再次传播时,医药板块又一次站到了领头羊的位置,在上证指数下跌的情况下,成了万绿丛中一点红。wind数据显示,医药指数今天大涨2.39%,创下了1917.46的新高,这已经是医药指数三连涨了。
上涨的同样也不只有医药,自从新型病毒爆发以来,大家都在疯狂买口罩,临近春节多家快递公司又早已停运,还能配送的电商平台上,N95口罩销售一空,还在销售的部分口罩也都纷纷涨价。
在轰轰烈烈的疯抢中,龙头股份这种口罩概念股都已经涨停。
有人欢喜有人忧。2003年,那个全民躲在家里不敢外出的时候,医药板块逆势上涨,但旅游、航运等板块则遭遇到了低谷。
2003年4月20日,国家正式宣布取消五一长假之后,整个旅游板块就开始了集体被流放的行程。
以黄山旅、峨眉山为首的景点类上市公司;以中青旅、首旅股份为首的旅行类上市公司;以海南航空、东方航空为首的航空类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中青旅在公告中披露,由于SARS的影响,大部分境外客人取消或推迟既定旅华行程,决定取消五一长假将对公司出境、国内业务造成重要影响;山航B季报业绩预告中强调,考虑到非典对航空市场及国内航油价格、机场起降费用的影响,预计2003年上半年公司将继续亏损。
利空之下便是股价的断线式下挫,以黄山旅为例,该股4月18日的收盘价为10.18元,到了4月30日的最低价8.03元,跌幅高达20%;而首旅股份同期的最大跌幅则超过了25%,相比较之下,同期大盘的最大跌幅则不足10%。
当SARS来临的时候,客撤退了,所有的旅景点只剩下一堆无人凭吊的石头和草木,于是就变成了寂寞的风景,继而成为股市的重灾区。
航空业同样如此。有关研究机构预计,东方航空及南方航空这两家国企航空公司的乘客量将因而减少,加上内地航油价格进一步攀升,估计两家公司第二季的经营状况将会进一步恶化。特别是南方航空的业务集中在内地航线,五一假期的缩短将直接影响相关航线的载客量。
分析师开始调低盈利预测,研究员指出,盈利预测调整还未能完全反映内地航线乘客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因此不排除进一步削减其赢利预测的可能性。
影响不只出现在股市。
那段时间,因为非典,一些公司的*大会延期,还有一些公司称由于国外工程师撤离业务被停顿等,种种不期而遇的利空,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股市一路惨淡下滑。
2003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速仅为0.8%,增速比前一年同期回落6.1%,其中客运、餐饮、社会服务、旅游业受损尤其严重,2003第二季度,客运量下降23.9%,航空下降近50%。
那段时间,如果你乘坐高铁或者飞机出行,可能整个飞机,整个车厢里,都只有你一个人。
2003上半年,社会服务业营收增速下降14.8%,社零增速仅为6.7%,大幅低于一季度的9.2%,餐饮下降了3.5%。
2003年,SARS对全国的影响在 1400 亿元左右,对北京的旅游业的总体影响在400- 600亿元左右。
对酒店住宿业的冲击也非常明显,高星级出租率降幅比低星级大。规模更小的低星级饭店受到业绩冲击更大。
非典的影响是持续的,8月18日,最后一例SARS病人康复出院,SARS危机得到消除。
但恐惧没有彻底消失,2003年下半年客流有所反弹,但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井喷式增长。人们对出游仍心存忌惮。
2003年十一距SARS影响高峰期不足3个月,影响尚未完全消除,旅游业虽有反弹但未出现报复性增长。2003年十一期间客流增速、旅游总收入为11.5%/13.07%,低于此前的平均增速。
房地产在2003年那一场非典中,收到的影响较为短暂。
尽管在三四月疫情较为严重的时期,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速3月、4月出现-定幅度的下降,但5月就实现修复,整体上,第二季度的销售面积依然增长33%。
影响最严重的3个省市来看,北京3月绝对量和增速依然非常高,4月增速放缓,但5月又重新回升,第二季度的销售面积依然增长50%。
广东省前2月销售保持快速增长,3、4月出现短了暂负增长,但5月之后持续修复,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销售面积增长29%、26%。
反而是香港房地产较为低迷,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成交量分别下降21%、31%, 但香港市场的低迷不仅是因为疫情,而是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就持续存在,SARS疫情只是在短期进一步加剧了 这种波动,此后在2003年下半年开始见底回升。
2003年疫情蔓延初期,港股地产板块表现较为平稳,直到3、4月疫情爆发期,港股地产板块才出现负收益。但随着5月疫情得到控制,港股地产板块快速出现修复。
同时叠加特区政府的系列房地产刺激政策,包括限制土地供给、限建公屋、流动性等等,此后港股地产股伴随恒生指数迎来了明显的回升。
A股地产板块和港股有所不同。3、4月非典疫情加剧时期,申万地产指数负收益,但是5月疫情缓解之后也迅速修复。
6月申万地产指数重新大跌和非典疫情无关,主要是因为6月5日央行出台121号文件加强地产调控,虽然8月中央首次定调房地产为中国核心支柱产业,但是流动性持续收紧使得下半年地产指数依然跑输大盘。
整体来看,2003年非典对我国地产股影响微乎其微而且非常短期,更多的影响来自于宏观调控和流动性影响。
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复,但是会押着同样的韵脚。
2003年非典肆虐时,资本市场普遍下跌,这种下跌一直持续到2005年,只是这个时候,下跌的锅已经不能再扔给SARS了,它对资本市场的直接影响,其实也就那一个春夏而已。
一直到了2005年,新一轮的大牛市才拉开序幕。
从医学角度看,今天引发疫情的新兴冠状病毒与非典完全不同,但资本市场上却永远在重演历史,抢口罩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开始,可能紧随其后的,还有各式各样的概念股花样。
巴菲特最经典的一句话,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2003年的非典,资本市场一举一动都跟着非典疫情走,恐惧与贪婪并行;十七年后的今天,新型冠状病毒出现,这一次,历史又要重演了吗?
延伸阅读:
点击右边链接下载聪明投资者APP,更多精彩在等你!
LinkedME
凡注明“聪明投资者”的作品,版权均属聪明投资者。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记录和传递信息,不代表“聪明投资者”赞同或反对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