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颁奖词100字,别了不列颠尼亚概括200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9 00:58:32

新闻作品大多是易碎品,若干年后能被人记起、能流传下来的并不多。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想起了入选教材的新闻名篇《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经典作品,25年前是如何出炉的呢?

在第八届(1997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华社稿件《别了,“不列颠尼亚”》获评文字消息一等奖,后来还入选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人民日报出版社近日出版的新书《好新闻的味道》收录了《别了,“不列颠尼亚”》一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颁奖词100字,别了不列颠尼亚概括200字(1)

《好新闻的味道》人民日报出版社2022年7月第1版

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委、时任《中国记者》杂志总编辑陆小华认为,最能确立这篇消息的价值的,是对这个历史事件的把握,是透过这个事件对历史规律的认识,是其中传递出的中华民族在这一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

有人评价,《别了,“不列颠尼亚”》一稿的作者虽为新闻记者,却似乎承担了多种角色,如同一位视角独特的摄影师,捕捉了香港主权回归、末任港督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里那一个个重大场面的一瞬间;又如一位技艺娴熟的导演,巧妙地将一个个画面有效地拼接在一起,既真实生动又色彩鲜明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的伟大瞬间,突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它如同一首严肃宏大的交响乐,每一段乐章都在严肃中不失明快,音调低回中见激昂。

《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标题,反映的是香港回归的主题,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经过新闻工作者的生花妙笔,创作出的标题具有了浓厚的情感信息,其文学意味是显而易见的。标题中,“别了”是虚写,“不列颠尼亚”是实写,整个标题寓虚于实,相映成趣,独具匠心又不见雕琢,但此情此景所传递的情绪可谓复杂而又深沉,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根据几位主创人员的回忆可知,《别了,“不列颠尼亚”》有两篇历史名篇的影子。一篇是*主席《别了,司徒雷登》这篇气吞山河并为人熟知的政论雄文,一篇是著名战地记者朱启平描写“密苏里号”上日本受降仪式的《落日》。

在当时的一次“头脑风暴”上,新华社对外部中央外事新闻采编室的冯秀菊第一个直接讲出了“别了,不列颠尼亚”,“文眼”就此定格在了这个概念上,报道任务和责任也随之明确。时任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十分支持这个策划,时任社长郭超人听取汇报时,听到“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个题目,也给予肯定和认同。

新华社播发此稿时的署名为“周婷 杨兴”,应该是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位主创每人名字取了一个字拼起来的。报道最后能获奖,可以说是集体协作和集体智慧的结果。

除四位作者各司其职外,时任新华社副总编辑徐学江的决断至关重要。按当时“以我为主”的报道精神,这个“完全写英方”的稿子不是一点风险没有。但徐学江仔细审阅后,经请示报告之后,做了签发的决定。

新华社的这篇稿件是在1997年7月1日凌晨播发的,错过了中文报纸采用的最佳时机,而当时所有华文媒体各有自己的精彩策划和重点报道,虽中文稿“落地”不理想,但英文稿采用不错,参评中国新闻奖时是作为外文报道参评的。(摘自《好新闻的味道》)

别了不列颠尼亚颁奖词100字,别了不列颠尼亚概括200字(2)

《人民日报》1997年7月1日头版

附原文:

别了不列颠尼亚颁奖词100字,别了不列颠尼亚概括200字(3)

别了不列颠尼亚颁奖词100字,别了不列颠尼亚概括200字(4)

《好新闻的样子》姊妹篇《好新闻的味道》已上市

京东、当当、淘宝上货

PS:不同网店价格、发货速度存在差异

文章来源:摘自“长江”微信公众号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