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M2.5等污染颗粒物数值,如果你习惯看AQI空气质量指数了;那么,关于碳排放等的实时动态数值,你也会开始习惯看“碳系列指数”。
“6·5”世界环境日之际,三大“碳指数”首发。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基于细分行业的每日排放数据,实时测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形成碳排放指数、碳目标指数、碳经济指数构成的“碳污协同减排指数”,助力政府制定碳减排实施方案并实现实时监控,同时助力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
在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中长期目标和愿景背景下,当前国内能源结构仍以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化石能源燃烧不但成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其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也是当下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可以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同根、同源、同过程的特点。
上海交大作为依托单位,联合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共同建设了上海市环境保护环境大数据与智能决策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结合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污染物排放状况,创建了实时动态的碳污协同减排指数体系,分析得出这一碳系列指数。
作为市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程金平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目前国际相关的碳指数研究相对缺乏,现有研究主要是通过不同行业年度和月度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数据,计算得出相应周期的碳排放数据,然后分配到日排放,时间分辨率通常只能到月。
而新的指数可以精确到“日”,从指数曲线看,以指数100为“起步值”,每天都以107、124、113等指数值呈现。因此,三大“碳指数”的时间分辨率可以精确到日甚至小时。再细看曲线背后的柱状线条,每隔一周左右出现的“柱子”之间存在“一线天”现象——原来这是“双休日”当天的碳数据,客观呈现了“跳空缺口”。
作为国家一级环境监测工作站,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伏晴艳表示,这类“逐小时”的精细化数值报表,不仅能够为当天本地重大活动提供环境方面的综合保障,而且也能够引导民众理性选择交通出行方式等。可以说,碳系列指数既可为政府制定本辖区的碳污协同减排方案提供实时科学依据,又可指导相应企业进行合理的碳减排和交易,还可为公众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提供向导。
具体而言,碳排放指数反映一段时间内城市碳排放总量的变化;碳目标指数则反映碳减排目标下的碳排放期望水平。通过两者的比较,就能实时发现实际的碳排放水平与碳减排期望下的排放水平的差距——两条曲线距离越近,表明“理想与现实”越接近。从长远看,也显示面向“双碳”目标的接近趋势。此外,碳经济指数还反映城市中单位企业过去一年累积碳排放的经济成本,通过经济杠杆机制,来调节企业的碳排放额度。
在上线后,指数还将进一步结合污染源实时在线监测数据,构建碳污智慧化管控体系,提升碳系列指数的精准度和灵敏度。专家认为,实时动态的碳污指数可以对减排潜力、减排责任、能源消耗进行综合监控和动态评估,即时了解和掌握碳污排放特征、碳汇平衡关系,以便最大程度实现蓝天与低碳协同改善。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来源:上海交大
来源:作者: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