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解决没有安全感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一下没有安全感到底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大家也可以根据我下面分享的内容来自我对照一下。
心理状态:自卑,悲观,情绪化,焦虑不安(比如担心不被认可,遇事比较自责,觉得自己不够好),恐惧多疑(比如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或者针对自己),分离焦虑症,抗压能力弱等等。
生理表现:便秘,脸上爆痘,脾胃不和(容易拉肚子),神经衰弱(睡觉很轻,容易醒,遇到重要的事情容易失眠),严重痛经等等。
以上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容易焦虑,不安,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状态或者表现并不是很严重,也不要放松警惕。
因为人在压力情况下,是会更加容易没有安全感的。因为引发焦虑的情绪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
第一步:“没有安全感”的人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容易感觉焦虑的人,会习惯使用灾难化思维的认知方式,把不是灾难的事情放大成灾难或者认为自己无力应对。
比如,一个女孩子生活中感觉一切都正常,但是在恋爱过程中,因为男朋友没有秒回她的微信,就会觉得焦虑,会想象男朋友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还是不喜欢自己了?然后自己内心上演了无数的悲情戏码,开始做好被分手的准备。这个就是灾难化的思维模式。
除了思维模式的不同以外,在行为模式方面,缺乏安全感的人,一般会习惯用回避和控制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有的人天生就比较怕黑,所以不敢去夜跑;又或者比较恐高,坚决不去体验玻璃栈道或者蹦极这样的高空项目;这就是回避。
再比如,有的人会有点强迫症,总是觉得自己没有锁好门,哪怕已经下楼了又必须返回楼上去再推一次门。这就是控制。
其实这些都是一种想象中的危险,但是过度使用回避和控制这两种方式来处理问题,就会导致我们丧失在现实中去检验自己想法的机会,无法确定危险来自于想象还是现实,所以回避和控制的越多,我们的抗压能力就越弱。
第二步,没有“安全感”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来说,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原生家庭的负面因素。比如说单亲家庭,从小父母关系不和谐,或者在家庭中没有感受到爱和温暖。说到这里,可能有的人甚至不记得小时候经历的一些事情了,但是任何事情的发生一定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存在。
比如,一个人的记忆会随着时间慢慢遗忘,但是身体和细胞对于某些情绪和感受的记忆是很强烈和深刻的(长大以后闻到某种食物味道就会想起那是家的味道。)
再举个例子,在我们小的时候,一定会有一种很爱孩子的妈妈。吃饭的时候,小孩子把碗放在桌边,妈妈就会马上提醒孩子,“要把碗放好,小心碗掉你身上,烫到你”。其实这种行为也是妈妈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当妈妈用这样的方式来抚养孩子的时候,孩子长大以后也会更容易变成这样没有安全感的人。
第三步,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建立自己的安全感呢?
第一个方法:思能胜恐。
比如你很怕黑不敢走夜路,特别是在空荡的街道上,突然眼睛的余光发现有个黑影的时候,就会心里发慌,感觉好像有人在跟踪自己。[石化][石化]
那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很简单,停下来,回头看看,验证一下,确认到底是什么情况?因为你会发现那个黑影其实只是树木的影子。
所以,当生活中出现了让你觉得恐惧和害怕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验证,慢慢你就会发现其实恐惧本身不是真正存在的,而是我们内心想象出来的,所以通过思考就可以战胜我们内心的恐惧。
第二个方法:运动治百病。[加油]
如果你觉得心情不好,压力山大,怎么办?去运动吧!运动是最好的减压良药。人在运动状态下,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身体合成血清素和多巴胺,这些正是决定快乐情绪的脑内化学物质,从而帮助改善抑郁,舒缓压力。运动还可以降低皮质醇含量,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提高做事效率。所以,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药。
除了这两种方法以外,对于我们普通的人,还有一些比较简单的增加安全感的有效方式,比如,每年给自己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常吃饭和睡觉),学习冥想和腹式呼吸,建立兴趣爱好以及合理的理财计划。
不安并不可怕,适度的觉得没有安全感有利于提高我们对事物的敏感度,让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考虑更加周全,同时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所以允许负面情绪的存在,学习和不安当朋友,学习和自己相处,才能做更快乐的自己。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