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四大特征,戏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9 23:18:17

戏曲是融合了中国古典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表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又是传统文化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戏曲的表演离不开演员,作为一名合格的戏曲演员四功五法是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戏曲演员平时必做的功课。那么我们所说的“四功五法”都是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给大家逐一的介绍下。

戏剧四大特征,戏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

2023年10月1日,山东省济南市,在明水古城国际泉水旅游度假区内

戏曲中的四功五法通常是指:唱、念、做、打等四功和手、眼、身、法步等五法。当然我们平时所说的四功是大家公认的基本没啥争议,要说有争议的就是五法了。关于五法的说法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是手眼身法步,有的说是口眼手身步,甚至还有人说是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等。关于这些争议我认为它应该属于做研究的学术之争。今天我们就抛开这些争议,以平时所熟知的手眼身法步来给大家做简要介绍!

一说戏曲,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唱戏,所以说唱功是戏曲演员所必备的基本功,也是戏曲主要的艺术手段之一!练习唱功的第一步就是吊嗓,也叫喊嗓。主要目的就是扩大演员的音域、音量,锻炼嗓子的耐力、音色,让演员掌握发声的技巧。这样演出时演员可以运用声乐的技巧表现剧种人物的性格、感情、精神状态以及表达剧种人物的心理历程和增强艺术的感染力!说到这就让我想起豫剧马派创始人马金凤大师。当年马金凤大师学艺时就因为没有嗓子而不被师傅接受,所以为了学艺,她就在自己父亲的坟边上,每天把脸对着装上水的瓦罐喊嗓子,就这样一练就是三年。最后马老师的成就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评价道:“大众喜开颜,洛阳金凤来。”当然大师的作品也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可见唱功对于一个演员是多么的重要!

戏剧四大特征,戏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必删

念功,说起“念”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念书。然而戏曲中的“念”可不简简单单的对着本子念。它又叫念白或者是道白,是演员结合具体剧中,人物的特点和情节的开展,妥善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达到既悦耳动听,又能语气传神的艺术境界,同时也是表达剧中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艺术手段!当然演员念白是在掌握了发音的口齿清晰、力度以及响亮程度基础之上进行的!戏曲念白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韵律化的念白又叫韵白;另一种是散白。散白以各个方言为基础,由于比较接近于生活语言而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像我们熟悉的黄梅戏就是安庆语,京剧则是京白。

当年越调大师申凤梅拜师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马先生就感到她的道白和道白技巧的掌握不够,就专门传授了京剧抑、扬、顿、挫的道白方法,让其在保持中州语的前提下,加强道白的韵律感,这样既能展示人物情绪,又能呈现人物的身份和气度。有时间的话朋友们可以感受一下申凤梅大师的越调《收姜维》等多部诸葛戏中的道白韵味!

戏剧四大特征,戏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必删

戏曲演员的第三个基本功就是做功。做功指舞蹈话的形体动作,通俗点说就是演员的表演技巧。比如在演出中,演员灵活运用手、眼、身、步的多种程式,配合髯口、翎子、甩发、水袖等多种技法来突出展现剧中人物性格、年龄、身份上的特点。 像戏曲中开门、关门、上下楼梯、上马、骑马、下马等都是有规范和章法的,既要有舞蹈的韵律,还要有深厚的基本功。通过各种动作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可以给观众以真实感,而不让观众感到是流于形式的程式化表演!

有了唱、念、做自然还少不了打。戏曲中的打是指打功,它是我们中国传统武术的舞蹈化展现,还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艺术提炼,供观众欣赏。一般包括把子功和毯子功。这就要求演员不仅要有深厚的武术功底,还要能够善于运用一些高难度的技巧,以此来展现戏曲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气质给观众。像我们在戏曲中看到的起霸、走边、对枪、下场以及翻、腾、扑、跌、滚、跃各项技艺的基本功夫,就是把子功和毯子功的表现!特别是像我们看到的对枪,如果没有一定的功夫说不定一枪下去就不是演戏了,而是出事故了!

介绍完了四项基本功,还得介绍一下五法:手、眼、身、法、步。因为在戏曲舞台上他们都是相辅相成的!首先说一下手法:手法通常指戏曲演员在表演时根据不同剧情的需要,用手指、手掌、手臂做动作,形成独特的手势。每个行当的不同手势都有不同的规范和含义。

举个例子来讲:像净角五指张开为虎爪势,这样表可以表现出其勇猛、雄伟的特征;小生则是五指合并,拇指微屈,表现出他的稳重;而旦角中指倒下搭住拇指,食指挺直,无名指、小指微曲,状似兰花我们称为兰花指,以此来表现她的温柔、矜持。试想一下,戏曲中一个武将伸出一副兰花指,你会作何感想?是不是感觉到东方不败出来了,那会像是什么样子!

我们说戏曲中的五法都不是各自独立的,每一法都是和其他相辅相成的,就像我们练武时师傅讲的,心到、眼到、手到。戏曲表演也是如此,手法有了,眼法也是要有的。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用眼睛来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用眼睛来传递思想感情,演员也需要用眼睛来刻画剧中人物和传神!就像四平调有一部《小包公》白金荣老师主演,她在剧中的眼睛和手势的配合就是相当的经典和传神!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我主页里找找,感受一下!

戏剧四大特征,戏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必删

下面说一下身法,身法是演员身段表演的基本方法,可以说身法是五法的枢纽。戏曲舞台上身法动作讲究未左先右、欲进先退、未高先低、未快先慢。身随心动,手随身动,眼随手动,总之不能单一行动,每一步都需要其他的动作相配合!

五法中的“法”指身段表演的基本方法,一般概括为“四欲”法则即:欲进先退、欲左先右、欲放先收、欲上先下。由于“法”的说法众说纷纭,具有学术行,今天这里就不再过多的解释!也希望大家理解,只能说我能力有限,不敢妄加议论!

最后就要说一下“步”法了,俗话说:“先看一步走,再看一张口。”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的行动,都要靠一双脚。步法的好坏优劣,对于唱念做打来讲都有影响。毕竟它们属于有机整体是相辅相成。戏曲创作者们根据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以及特定情景,总结出许多的步法来,像碎步、垫步、搓步、云步、快步、慢步、醉步等。步法的运用也是相互对照来使用的。比如说,小丫鬟出场,一般她的布法就是小碎步,快步居多;官员出场为慢布,垫布,四方步居多!咱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老丞相跑着小碎步出场,那会是什么场景,不让人笑掉大牙才怪!

介绍完了戏曲中的四功五法,我们应该对它们有了初步的认识。总的来说“四功五法”应该可以称得上是戏曲艺术的灵魂!戏曲演员熟练掌握“四功五法”的基本要领、能够恰到好处和适时适度、灵活地将之运用于戏曲舞台上,显示了他们强大的舞台艺术表现力!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绝伦的戏曲背后有演员们无数的血汗和努力,有一辈又一辈戏曲人的智慧结晶,有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我在路上,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努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