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这个日子我们并不陌生,而却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女儿节、茱萸节、老年节等,各地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吃重阳糕等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不断延展丰富,成为留存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全国法定的“老年节”,为重阳节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重阳文化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出哪些民族精神?
悠久重阳文化
从中华文明历史深处走来
“‘重阳’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学者刘海霞介绍,历史上对于重阳的记载众多。《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等活动。早期的重阳文化,反映的是中国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广泛流传的是源于东汉的‘登高避祸说’。相传重阳这天登上高山可祈福保平安。”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绍本说,关于重阳节的起源传说,还与古人祭祀“大火”的仪式有关。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在农历九月隐退,这也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古人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祀仪式。这也是重阳节相关仪式、信仰的民间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