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特约观察员 林世豪
编辑 | 崔砚冬
带着观点看商业。
36氪现发起“特约观察员入驻”计划,邀请各赛道的创业者、大公司业务线带头人等一线的商业领军者们,在这里分享你的创业体悟、干货、方法论,你的行业洞察、趋势判断,期待能听到来自最前沿的你的声音。
欢迎与我们联系,*cuiyandong66;邮箱:guanchayuan@36kr.com。
春节期间,“我是谜”(互动社交游戏)App出现了卡顿,很多网友在微博上反映说“系统崩溃了”。转天,“我是谜”新增了5台服务器,不到40分钟流量就超过报警阈值,团队又紧忙去增加新的服务器。
其实这样的流量暴增并不是巧合。
如果你仔细去研究历年的春节数据,会发现“我是谜”2019年春节就已经在社交榜第四名了,而且不仅仅是春节,国庆、寒暑假、甚至中秋、七夕、周末,社交类游戏都会有很高的数据和排名。只是因为疫情,让霸榜时间跟随假期的延长也变得久了而已。
这是这类游戏的共性,毕竟除了微信、抖音这种全民级别应用,连美团、微博都有自己的淡旺季。另外插一句题外话,尽管数据上会有更好的表现,但我真心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理性看待社交游戏的流量上涨能够发现,今年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甚至到情人节,社交类游戏持续霸榜社交榜,总榜甚至都冲进了前十。一方面是疫情延长了大家宅在家的时间,但另一方面,最本质的,我们还是要思考究竟为什么大家不约而同选择社交游戏来排解时间。
虽然各家产品之间有相似点,但是各家主推的游戏又都不同。那我就以每个App主推的品类,依次盘点一下各类游戏的历史——口袋狼人的“狼人*”、会玩的“谁是卧底”、玩吧的“你画我猜”、以及“我是谜”为首的剧本*。
“狼人*”:*人游戏最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从最早的仅有警察和凶手的“天黑请闭眼”,一直发展到如今拥有多种角色的“狼人*”。不论现在国内各家如何争夺“狼人*”商标或是做百度的排名、百科来试图标榜自己的正版。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真正开始被大家熟知的狼人*规则,是从2001年的桌游“米勒山谷狼人”开始的。从80后的大学寝室生活、到每个校园标配的桌游吧、到网页、到YY语音、再到手机App,“狼人*”从未当过真正的全民知晓的主流游戏,却也从未离开过茶余饭后的桌席。
“谁是卧底”:如果说80后的大学生多少都接触或听过“狼人*”,那90后的高中生应该都玩过“谁是卧底”。上课不能说话,传小纸条成为每个人学生时代的记忆。“谁是卧底”也就成为了传纸条模式下最有趣的游戏。但真正让“谁是卧底”走入大众主流,还要归功于2012年到2013年间,快乐大本营多次将其作为嘉宾互动游戏。那个iPhone 4s还是奢侈品的年代,湖南台综艺就是影响力本身。
“你画我猜”:很多人最早对“你画我猜”的记忆,多数是来自2012年名叫Draw Something的手机App,开发商OMGPOP也因此被游戏巨头Zynga收购,如果你经历过移动互联网的早期阶段,那个腾讯和阿里都还没找到船票的阶段,Zynga的红色美国斗牛犬logo一定让你印象深刻。但其实你画我猜的游戏历史要比移动互联网还要早。只是当时全民偷菜的开心农场太过耀眼,让你忽略了开心网、人人网、QQ空间游戏里还有一个游戏,叫你画我猜。其实Draw Something最早也是Facebook里的网页游戏。
“剧本*”:“剧本*”最早的名字叫“谋*之谜”。追根溯源有说是1935年的一款桌游,这个二战前的产物我就不去深究了。“谋*之谜”国内最早冒头还是在2017年的桌游圈子,被称为一生只能玩一次的桌游。那时候核心桌游圈十分排斥”剧本*“这个名字,就像他们之前排斥”狼人*“这个名字一样。小众品味,要从名字开始,有趣。很多人说将剧本*带入大众的是芒果TV2016年开始播出的《明星大侦探》,或者是2014年的原版韩国综艺《犯罪现场》。但其实不然,一款游戏让大家只能远观是不能火的,《明星大侦探》前三季的真正带火的也只有综艺,而不是游戏。真正迎来爆发和高峰是2017年以“我是谜”为首的线上游戏平台的出现,它们最早有公众号、H5、小程序,直到2018年,线上的辅助平台变成独立的App,线下的“剧本*”也从桌游吧单独脱离出来,变成专业的剧本推理馆。
除了“剧本*”这个不到3年的新星,其他社交类游戏历史比“王者荣耀”,甚至“英雄联盟”都要长的更多,更不用说吃鸡这类游戏,而且可以说再过20年、50年,这类游戏依然会存在。
游戏形式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规则,同时存在于线上和线下。你若问我,“狼人*”、“剧本*”以后会消失么,仿佛就在问我“剪刀石头布”会消失么一样。
所以,社交游戏究竟是解决了大家什么需求?为什么能在“王者”、“吃鸡”、“阴阳师”这类游戏中另辟蹊径,并且持续占领用户心智?
轻学习成本,迅速上手;旧社交关系拉入,新社交关系产生。玩法简单,却充满乐趣,而且对抗公平,有输有赢,没有任何一方有绝对优势。加上游戏本身不需像“王者”等游戏需要不断付出时间,甚至金钱来练号。
没有养号压力、几乎没有学习成本,熟人关系的拉入,让新玩家能够快速入局,但是也同时快速流失。
你问我担心么?我完全不担心,因为我知道,只要这个玩法继续存在,用户总会回来。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用户会脱离他的熟人关系,与其他线上玩家开始匹配,成为你的长期用户。
一部分人天天痴迷,百玩不腻,一部分人被召回便迅速回归。这听起来像什么?像棋牌游戏。
相信你身边有些朋友也总是在打麻将、斗地主、下象棋,你虽然不会天天玩,但当他跟你说,来搓一局,你也不会拒绝。尤其是聚会时,更是娱乐神器。巧的是,棋牌类游戏归根到底是桌游的一个品类,“狼人*”、“谁是卧底”、“剧本*”也是。
在陌陌、等等、探探上认识,是搭讪;在“我是谜”上玩剧本相识,是邂逅。
在这个万物皆可社交的年代,一个通过长时间语音交流来推进游戏进程的模式,怎么会不产生社交关系?但是这种社交关系的推进没有等等、探探那么直接,那是目的性更强的结识,当然纯粹社交市场的也会更大,而社交游戏中的社交关系更像是一场旅行中的邂逅,自然且舒适。
剧本里的故事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每个人在故事剧情中感情的交织。他是不死之身的仙,她是忘了他每生每世的人;他是小心翼翼的我方间谍,她是弃暗投明的敌方卧底;他是疯狂科学博士,她是被遗弃的机械女孩;他是海底的一个蚌,她是海底的一粒沙。
故事的推进,剧情的迭代,自然而然的加深玩家之间的感情。
“剧本*”是比电影还要能推进感情的东西,一个是感同身受的去欣赏一段故事,而“剧本*”是去经历。这也是为什么线下剧本*馆越来越火爆的原因。剧本*馆比KTV、电影院、打台球更能推荐大家之间的友情或爱情。这点和密室很像,大家都被关在一个屋子里,一起携手通关的快感,可比电影院的刺激强多了。而线上线下正好解决了两个分开的需求,线上是寻找新的关系,线下是加深已有的关系。其他社交游戏同理。
最后聊聊“我是谜”所在的“剧本*”。“剧本*”虽然与“狼人*”都是推理凶手的游戏,但“狼人*”重机制,“剧本*”重内容。本质上还是个消费内容的游戏,所以“剧本*”有更多的内容成本,但这同时也是“剧本*”的优势。大量内容池构建的内容壁垒,让其他厂家再想入局变得异常困难。无论是一开始需要大量内容做基础,还是长期不断每日需要剧本的更新。
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丰富多样的剧本内容,让每一局“剧本*”都各有不同,也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玩家时而扮演秀女一起争奇斗艳,时而扮演赌侠在牌桌上一决风云,时而扮演道士修仙练功,时而扮演科学家在外太空探索荒土,时而梦回民国上演儿女情仇与家国大义。
所以,“剧本*”的线下业态的优势也更加明显。
2019年开的剧本推理馆已经超过了2018年及以前的总合。相信你也在朋友圈看到过不少小姐姐玩剧本后晒的换装照。有机会也可以和大家分享分享线下娱乐行业的历史和发展,包括密室、狼人、剧本*、娃娃机等。这篇文重点讲线上社交游戏,就不再赘述了。总之刚刚3年的剧本*,未来潜力无限。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狼人*”、“剧本*”、“谁是卧底”,还是“你画我猜”,最根本、最本质的还是这类游戏本身真的很好玩,充满了乐趣。最近,很多公司在抢注“谋*之谜”和“剧本*”的商标属实很可笑,因为我从没买到过“洗发水牌”的洗发水,也没吃过“薯片牌”的薯片。
(文章头图来源:我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