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
鱼怎么通过三峡大坝其实早在设计大坝之初,三峡工程的设计师,就考虑到了鱼类洄游的问题。于是他们在大坝的两边,设计了供它们洄游的通道,人们也形象地称之为“鱼梯”。
从外形上来看,鱼梯和我们普通的楼梯相似,只不过鱼梯的坡度要缓得多,并且每隔一定的距离就会出现提供休息的地方。
除此之外,鱼群还可以在船开闸时,借助升降机进行洄游,这种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鱼群在通过闸门时的存活率。
但即便如此,生态专家依然发现,很少有鱼类能通过鱼梯洄游到上游,而其中的中华鲟在2017—2020年这四年间,都未曾被监测到任何繁殖迹象,有专家甚至断言,在未来10~20年内,野生中华鲟或将步白鲟后尘,走向灭绝。
防洪、发电甚至航运效益再重要,但是也不该以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所以在每年的5月~6月,三峡大坝会进行一次人工造洪峰,以此来刺激鱼类的繁殖。
对于更加珍稀的鱼类,我们还建立了珍惜特有鱼类驯养救护中心和保护区,而对于那些洄游型的鱼类,我们在大坝的两端,专门修建了鱼池供其休息,这样它们就能够恢复精力,成功翻越大坝了。
除了让鱼群自然繁殖,我们还对珍稀鱼类进行人工培育,等到鱼儿能够适应自然环境时,再将其放生到长江中。在2018年举行的中华鲟放流活动中,三峡库区累计放生的中华鲟达到500万尾。
如今这些举措都让三峡流域的鱼群数目回春,但尽管如此,如何让鱼类顺利通过三峡大坝,仍然是世界难题,所以在未来,我们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