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王安石宣麻拜相之前,仕途升迁一直按部就班、顺风顺水,履历于有宋一代官吏中也很具有代表性。在当时,宋廷选任宰执大臣,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规律,多从三司使、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御史中丞里挑选,俗称为“四入头”。
为了更容易解读王安石的宰相养成之路,我们有必要简单了解设官分职的宋代官制中,本官与差遣之间的关系。本官只用来定品阶和待遇,差遣才是官员掌握具体事权的实际职务,“四入头”正是掌握事权的差遣。
由此可见,宋廷选拔宰执大臣,对履职经历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然后再辅以一定品阶的本官和相对应的馆阁贴职,才能完成整个拜相流程。而宋代官吏除授“四入头”之前,还要走一条极其漫长的入仕升迁之路。在这条路上,王安石走了整整25年。
宋人的入仕途径宋代入仕途径,按照任官制度有科举、恩荫、流外、摄署、军功五等。其中,科举是绝大多数读书人孜孜以求的入仕正途。而科举中的进士科则是宰相养成之路的第一道主要门槛。
除进士科以外,也有部分恩荫的官吏成功跻身宰执行列。但恩荫、和流外、军功一样,在崇文抑武的大背景下,升迁速度很慢,多数只能担任秩级较低的僚属官吏,致仕以后的待遇也不高。所以,即便恩荫入仕,像吕公著、范纯仁这些著名官员子弟,都选择了参加科举,进士及第,才得以位列台阁。
这种情况与宋代立国之初就重视进士科密不可分。
“国初天下始定,更崇文士。自殿试亲放榜,状元往往遂见峻用。吕文穆公太平兴国七年登科,八年已为参知政事。”
吕蒙正短短数年就能拜相,固然与自身的能力和宋太宗的赏识擢拔有着很大关系,可宋太宗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向天下读书人表明其崇文的决心。
以上可知,宋代官吏若以位列台阁为终极目标,第一步先要做到进士及第。
王安石画像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22岁的王安石进士及第。
宋代官职升迁体系及原则- 叙迁决定本官,资序决定差遣
进士及第并不意味着将仕途无忧,大批进士走进官场以后,将要面对的是宋代完备而又复杂的磨堪升迁体系。
宋代官制中设官分职,本官与差遣升迁也各自有着不同的依据。其中,前者的晋升被称为叙迁,主要依据是官资;后者的升迁则被称为关升,依据是资序。
又因为差遣“治内外之事”,掌握具体事权,而本官只负责“寄禄秩,叙位著”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虚衔,是以宋代官吏往往“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却“以差遣要剧为贵途”。
由此,宋代官吏升迁的资格,势必将以“资序”为核心。
资序根据差遣职能性质的不同,又被划分为亲民和监当。亲民官由外任行政差遣次第组成,其范围上至京朝官外任的知县、通判、知州,下至地方各秩级幕职的州县官。监当官则是派驻各地方,具体负责盐铁酒茶等税务的官吏。
两者中,监当官资序低于亲民官。显而易见,亲民官是宋代地方官体系中的绝对主流,若要晋升宰执,亲民官资序就是宋代官吏的第二道门槛。
宋代关升资序
官吏资序升迁被称为“关升”,关升资序的规则一般而言,“监当入亲民、知县入通判、通判入知州……”。
按照宋代磨勘考课制度,监当资序两任六考,合格者得以升入亲民资序;知县资序两任五考,合格者得以升入通判资序;通判资序一任二考,合格者得以升入知州资序……
以此类推关升资序,宋代官吏累迁可升为“四入头”,从此就具备了跻身宰执的基本条件。
王安石从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及第,到治平四年(1067年)授翰林学士,用了25年时间才升为“四入头”。
- 论资排辈下的“荐举制度”
但资序的关升不仅仅需要磨勘,更需要举主的荐举。如知县资序就需要两次,共八个人的荐举,才能得以升迁。
“选人两任亲民,有举主升通判;通判任满,有举主,升知州军。自此以上叙升,今谓之‘常调’……”
这是元祐年间,文彦博向太皇太后高氏解释官吏关升资序时的一段话。可见,资序和举主是宋朝官吏晋升的重要条件。而且,通过资序和举主按制度进行升迁的官吏,在当时被称为“常调官”。
官吏迁转往往还会依据出身等条件有着明显区别,以知县资序为例,如有进士出身者,可一任三考即能晋升,非进士出身者则需要两任六考。
这些迁转细则,往往又因为时势的不同时常进行调整。所以,官吏晋升时,任期和考课次数也会随之产生变化。
但不论如何,一般官吏只要无过无灾,都可完成资序的积累。但若想获得相应的差遣,则必须有品级和地位相当的举主进行荐举。且宋朝有定制,官吏一旦犯错,往往会牵连举主,所以举主在荐举时,会更加注重被举人的才能、品德与名声。
如此良性循环,就达到了选任官吏时,德行与才能兼具的最终目标。
欧阳修画像
王安石于舒州通判任上便屡屡被重臣荐举,而且举主都是文彦博、欧阳修这样的当世名臣。但王安石却不想激起超拔风气,屡次恳辞不受,这种视功名如粪土的洒脱为他积累了超高的声望,士人均以不能结识王安石为憾事。
彼时,年幼的宋神宗一定对此印象深刻。
-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举非州县毋以台谏
唐朝自玄宗开始,实行“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宰相选拔原则,到了宋朝又进一步发展为“举非州县毋以台谏”。也就是说,没有地方亲民官的经历,非但不允许拜相,还不能做台谏官。
鉴于宋朝对地方亲民官的重视,宋代官吏但凡要出任宰执大臣,必须有出任亲民官的经历。所以,地方官资序的累积就变得尤为重要。
唐朝和宋朝的统治者之所以制定这种选拔宰执和台谏官的原则,根源在于只有做过地方官,了解民间疾苦,拥有丰富的地方官经验,拜相以后才能更游刃有余的处理国事,避免被地方不法官吏蒙蔽。
而且,经由长时间地方官历练,才关升“四入头”资序的选拔方式,也最大限度确保了宰相队伍的综合素质,从而将那些不胜任的官吏排除在门槛之外。
治平四年九月,王安石卸任江宁知府,奉诏赴京,任翰林学士,为拜相做最后的资格积累。在朝的官员们都已经猜到了宋神宗的心思,王安石即将被大用。
狼多肉少下的宰相养成之路- 王安石的漂亮履历
王安石任职履历表
从以上图表中可以看到,王安石入仕44年,历任差遣二十个。从庆历二年进士及第,签书淮南判官开始,王安石由幕职州县官关升知县资序仅用了一任三年,由知县关升通判资序同样仅用了一任三年。
舒州通判任上,王安石就已经屡获重臣举荐,欧阳修曾向仁宗推举其为台谏官,时人皆以入台谏为荣,但王安石认为这样擢拔过甚,会带坏风气,便以祖母年高为由恳辞。欧阳修得知王安石坚辞不入台谏以后,又举荐他做了群牧判官。
实际上,即便群牧判官,对于刚刚关升知州资序的王安石而言,也已经属于越次特擢,只不过没有台谏官那么显赫清要。从那时起,王安石进入了升官快车道,至直集贤院以前,其间四任差遣,每一任短则五个月,长则十个月,均不满一年。
嘉佑三年,三司度支判官任上,王安石向宋仁宗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希望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
此后,王安石的升迁速度依旧不减,平均每一年迁转一次,而且还多是知制诰、知江宁府这样既重要又显赫的差遣。
治平四年初,英宗皇帝驾崩,年轻又意欲有所作为的神宗皇帝登上历史舞台。久慕王安石之名的神宗启用他知江宁府,仅仅六个月后,又召还京师,授翰林学士。
神宗这样安排,目的是让王安石积累资序,为入阁拜相做准备。由此可见,即便皇帝也不能绕过选官的资格之法,任意提拔重臣。
宋神宗画像
直到一年零五个月后,也就是熙宁二年二月,神宗才得以拜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令其以执政之资主持变法。又一年零十个月,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
这是王安石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他用了整整28年。
- “员多与阙少”下的鱼跃龙门
王安石的能力和德行在有宋一代当属佼佼者,但纵观其拜相前的仕途人生,除能力出众之外,也有着常人可望不可求的幸运。他既没有因为过错而遭到过罢免,也没卷入政争而受到牵连,入仕不过六七年,便屡有重臣荐举。
与之相比,绝大多数宋代官吏都面临着员多阙少的窘境。由于职官分离的官制,实际差遣远远少于授予本官的员额。一如狼多肉少,官吏等待差遣的过程,时人称之为待阙,往往一个差遣空缺出来,其后便有多位资序已满的官吏排队待阙。
实际上,待阙正是冗官所衍生出来的问题,冗官不但困扰着北宋朝廷,同时也困扰着广大待阙官吏。
对于那些资序已满的待阙官吏,为了能够尽快补缺,拜求举主就是加快进度的唯一办法。
彼时,宋廷为了在这些资序已满的待阙官员中选拔贤良者,便以常程荐举为主,特诏荐举为辅两种方式进行挑选。
但宋廷对“举主”也有着诸多限制,如“两省五品以上,岁举京朝官五人,升朝官许举三人”。
这就导致了有资格作为举主的官吏和差遣一样供不应求。举主们出于各种因素“精挑细选”,最终仍旧剩下大批待阙官吏,苦苦等候着举主空出足够的名额。
而在这些待阙官吏中,甚至还有十载不曾补缺的情况出现,一旦顺利补缺直如鱼跃龙门,令人唏嘘不已。
宋代选官、升迁制度的完备与积弊宋代选官历来重视贤能廉良,在借鉴前朝的经验以后,形成其独特的升迁制度。资序与荐举并行的方式由此而生。它既能够保障选拔人才的贤能廉良,又为宋廷拜除宰相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成方式。
可惜这一套看似完备的制度初衷虽好,可执行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官多职少,大量满资序官吏待阙的现实情况下,举主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偏偏宋廷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如此很难避免索要贿赂以及出卖举状的情况出现。
直到徽宗朝,蔡京当政,以“丰亨豫大”之说献媚于徽宗,为了满足徽宗的穷奢极欲,在地方大量增设提举官用以敛财。擅长敛财的提举官们对举主投桃报李,同时又利用手中的名额出卖举状。如此风气势必引得上行下效,腐败得以扩散蔓延。短短数十年,吏治彻底败坏,宋廷便像蠹虫蛀空的大树,已然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