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2月,*与郭沫若亲切交谈(图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历史研究方面,郭沫若对中国古史分期方面的主张,引起长达近半个世纪的论争,大大推进了中国史学的发展。1952年出版了《奴隶制时代》,确定中国奴隶制与封建制的划界为春秋战国之交,这个见解在国内外的史学界具有很大影响。1959年发表的《替曹操翻案》一文和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在全国史学界引起广泛深入讨论,兴起了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热潮。郭沫若还主编了《中国史稿》《甲骨文合集》,校点了《盐铁论》《崖州志》,集校了《管子》,此外还出版有《李白与杜甫》《读〈随园诗话〉杂记》等著作。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开幕(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1978年3月31日,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作了题为《科学的春天》的书面发言。他在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科学大会的同时,向广大科学工作者表达了期望中华民族创造“一部巨著”的心愿,“这部伟大的历史巨著……它不是写在有限的纸上,而是写在无限的宇宙之间”。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病逝。*在悼词中说,郭沫若“不仅是革命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而且是革命的思想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郭沫若逝世后,国家成立郭沫若著作编委会,出版了分为文学、历史、考古3编共38卷的《郭沫若全集》,将郭沫若乐山沙湾故居和北京故居辟为纪念馆供人瞻仰。
参考资料
1.《四川省志·人物志》,2001年12月四川人民出版社第1版
2. 《共和国的足迹——1978年:科学的春天》,2009年9月7日,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