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正在播出的电视剧《少年派》让一些人通过这部戏,仿佛看到了自己家的影子。之前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女主角王胜男的扮演者闫妮直言,“很多台词都是六六老师(《少年派》编剧之一)写的,她的词真的很直接,有自己的语言风格,二次创作不多。”
6月18日,六六接受了红星新闻的采访,聊了聊电视剧和新作中教育、家庭、婚姻的话题。“我好多朋友这两天微信我,说我在她家架摄像机了。”在六六看来,这部作品她想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人生。“我们这一生,在有了孩子以后,是重新与我们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相处。我们气的,是当年的自己;我们忍耐的,是当年的自己;我们妥协的,是当年的自己。而最终,我们成长的,是现在的自己。”
六六
对找学区房有切身体会
“家长为让孩子上好学校买学区房,这不是中国独有的,全球都一样”
闫妮在剧中扮演王胜男
在六六看来,这次写孩子教育的故事,出发点并不在她这里,而是该剧的另外一名编剧:九枚玉。“《女不强大天不容》写完以后,当时那个故事是她熟悉的,她就想说再往后创作,写一个她不熟悉的领域怎么办。我看过她曾经写的一个集子,讲她女儿在高中期间面临的问题,我觉得写得很好,是她写得很个人化,是个人家庭生活的反映,我就把这个题材放大了一格,放到全社会的角度,一部分是共同的,另一部分是特殊的,我把它汇总了一下,我们两个共同编了这样一个故事。”
当然,也有六六的一些切身体验。比如写到了找学区房的经历,生活中的六六同样经历过。“我在上海也是这样,为了儿子上学买的学区房,孩子毕业了以后,我就把房子给卖了。在这里面的家长都像打鸡血一样,都来这里无论条件好坏,目的都是为了孩子能上个好的学校,这不是中国独有的,全球都一样,在国外好的学区,房价也贵、地税也高,还是有家长不遗余力的想把孩子送去。”
至于小说是否与电视剧接近的问题,六六建议大家不要拘泥于小说,“或者我认为作者不应该拘泥于小说,这个电视剧拍得像不像我的小说,因为一个人眼里的小说,你写的小说和读者眼里的小说,其实不是一个小说。大家在文字中找的是自己共同的感受的那一部分,电视剧也一样,如果张嘉译或者是闫妮或者是刘惠宁,他们导演出来的作品是现在这个呈现,这个就是他们心目中《少年派》作品的原样,我觉得要接受每个人对这个作品的再创作,再理解。只有这样,这个作品才是真正大众的作品。”
没必要为孩子假装幸福
“很多父母等到孩子高考结束才离婚,我老公和他前妻也这样”
小说四个孩子的背后有四个不同的家庭,钱三一的父亲有婚外情,邓小琪的父母也是各忙各的貌合神离,林妙妙的家庭还算正常。很多婚姻已经濒临破裂的父母,说为了孩子顺利高考,瞒着不离婚,等到高考结束离婚。对此,六六坦言自己对这个话题特别有发言权。“因为我们家秀才(六六现任老公)和他前妻就是这样。孩子高考一结束他就离婚了,(之前已经)坚持了很多年。一个家庭有矛盾很正常,关键在于矛盾的根源在哪里,是否三观一致,能不能过到一块,主要看是否有三个‘一起’:吃到一起、睡到一起、玩到一起。如果你们志趣相投,对孩子有共同的爱好,拌两句嘴不会影响到婚姻关系的。如果夫妻两个已经貌合神离,仅仅为了孩子而假装幸福,我认为没必要。每个人终究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不是对孩子负责,孩子的确要负责,但是孩子也是你生命中责任的一部分,终究你是要对自己负责,最终你过得好,孩子才能过得好。”
六六曾说过,女人有了孩子才有完整的人生。很多现代女性选择不生孩子甚至不结婚,与六六的“完整人生”观念相反,她怎么看?“现代人生存不像古代人那么容易了。很多人说现在物质世界极大丰富了,怎么可能生存不容易?错,因为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我们的自我满意度、要求越来越高了,你不希望孩子占用你太多的个人时间。以前‘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现在不用了,我自己养活自己,都挺好的,反而要找个爱的人,是最难的。我特别赞同女性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不结婚比随便找一个结婚要好。因为不结婚伤害小,结婚以后,感情挫折或者是嫁错了郎,那个伤害只会更大。”
家长的压力是自我的压力
“压力来自于哪里,是能力与希望、能力与*的不匹配”
近年来家庭教育有关的剧,父母角色的设定都是“虎妈猫爸”式,《少年派》中的王胜男和林大为也是这样的,为何在子女的学业上,妈妈比爸爸的要求更苛刻一些?“我在父亲节那天看到一个视频,是一个海外的采访,就是在父亲节这天,问带着孩子上街的父亲。只要涉及孩子一切成长过程中的所有细节,爸爸基本上都答不上。可是妈妈都知道。你说他有什么资格‘虎’?他都不知道他‘虎’什么呀,他不是见面的时候就只能跟孩子哈哈吗。”
随后,六六再次拿出自己的实例来分享。“以前在孩子小的时候,我大部分时间在家里待着,晚上不出门,一年到头吃不到十顿应酬饭。现在孩子到青春期,我巴不得天天晚上出去吃饭,最好应酬到很晚。这样,我回家的时候,孩子熟睡了,我就会带着愧疚的心情,怜爱地看着儿子熟睡的面庞,然后那几天家里就特别祥和。如果哪天晚上没应酬,在家待着,我就能从头气到尾,为什么?你就看他吃完饭以后不做作业,在那儿看手机、画画玩儿、跟同学聊天。然后到十点钟,你喊陈偶得(六六儿子)该睡觉了,他就开始说,‘哎呀,妈妈,我忘了,还有作业没有写’,你知道吗,你那个火气一下子就上头了,你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有段时间特别焦虑。我特别感谢我的导师,他跟我说,‘焦虑或者担忧,是妈妈对孩子的诅咒,你所有担忧的事情,最终在孩子身上都会出现。’”
会不会出一本专门写家长焦虑的书,六六也不知道。但是她确定地告诉所有家长,压力不是家长的压力,是自我的压力。“压力来自于哪里,是能力与希望、能力与*的不匹配。”
红星新闻记者 任宏伟 陈谋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包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