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评论简短,清平乐中好听的句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3 07:02:32

作者:朱光明

随着古装剧《清平乐》的播出,北宋的社会生活和剧中人物造型等引发观众热议。历史剧的改编,不仅是技术活儿,还涉及史实的把握和拿捏,应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虚构。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对于情节、结构、史实和线索,均需要通盘考虑,如此才能够吸引观众,进而引发思考。相对于现代都市剧,古装剧距离我们的时代较远,对于历史的还原存在较大的难度,对于市井社会生活的呈现也很容易被观众“挑刺”。因此,古装剧想要出新出彩,并非易事。

以宋仁宗时期为历史背景创作的影视作品众多,大多以宋臣为主角,如《包青天》《开封府》等,包拯的形象深入人心,以宋仁宗为主角的作品并不多。宋仁宗在位时期节俭爱民,海内生平,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是历史上一段相对平淡的时期,不似易代之际波澜不断,有很多故事可以挖掘。《清平乐》正是以宋仁宗为主角,挖掘其在位期间的相关故事,经过加工整合,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生活长卷,这无疑在影视作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情感世界中,此剧中,宋仁宗的情感世界得到了丰富展现,一个严肃的帝王形象渐渐丰满起来。作为一国之君,宋仁宗既要平衡朝廷内部的关系,维持庞大帝国的正常运转,同时他也是一个普通个体。宋仁宗的第一任皇后郭皇后是刘太后指定的,曹皇后则是在众大臣的支持下册封的。因此,在感情世界中,他有着很多无奈。宋仁宗勤于政事,但在偌大的宫廷中却不能排遣内心的孤独,更无法走出生活的“牢笼”。

此外,《清平乐》还展现了宋朝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在剧中的呈现别有一番韵味。如说书人讲故事,联系当前的宫廷事件加以发挥,引起听众的兴趣。尽管欧阳修订衣服“状元袍”未必真实,却富有浓郁的生活信息。又如词是宋代文人雅士热爱的体裁,流行于文士之间,在此剧也有清晰的呈露。剧中欧阳修的词作极为流行,不仅在文士之间有很高的名气,就连宫女内侍也在传抄。面对挚爱陈熙春,宋仁宗甚至用欧阳修的“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表达对两人无法在一起的感伤之情,决意让她做一位自由自在的女子。再如众多达官贵人经常去清风楼聚会,画面中不时出现市井画面,别有一番风貌。此外,剧中还借人物之口,道出当时的社会风情,如陈熙春讲述自己跟随做生意的父亲在南北游历的经历,以及她在西北和苏州的见闻。

《清平乐》尊重历史细节,剧中服化道精良考究,场景布局十分精致,古韵十足,画面优美。宋仁宗时期人才辈出,晏殊、范仲淹、欧阳修、吕夷简等名臣均在剧中有不少剧情。历史人物的职官和字号,稍不留心便会出错。电视剧在人物的名号、称呼等使用上,基本做到了尊重史实。如范希文、欧阳永叔等听起来便典雅,让人自然而然地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官员文士之间用字来称呼,富有历史感;称皇帝为官家,称皇后为孃孃等,也是经过考证的。《清平乐》的台词符合人物身份,尤其是文官之间的对话、君王之间的互动、《论语》等重要典籍的引用等,都把握得比较好,看得出是用心考究的。而同时期相关的诗、文、词,被很好地嵌入剧中,起到普及传统文化的作用。如范仲淹被贬桐庐郡,看到美丽山水,随口吟出“潇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让观众领略一番江南的名山秀水。同时,对诗句运用的细节处理得自然得体,恰到好处。

尽管《清平乐》拥有诸多好评,但并非尽善尽美。有观众指出,宋仁宗灯下夜读的《尚书》是一部影印本,底本并非宋刻本,而是明嘉靖李元阳刻本的影印本,与历史有较大的出入。又如宋代的科举考试为解试、省试、殿试,并无会试,剧中的对话出现了会试,与史实不符。再如情节比较平淡,缺乏强烈的张力和冲突,如同评论者说的“编年体”。总体来看,《清平乐》是一部具有探索精神的历史剧,在后宫争斗、政治阴谋等古装剧之外,让我们看到了君臣日常的生活,富有独特的价值。(朱光明)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