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简意赅,字数不多的寓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主要是采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多次登上小学课本的《寒号鸟》正是如此。寓言《寒号鸟》的故事根据民间传说整理而成,最早出自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的《辍耕录》。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寓言中的寒号鸟总是在对催促它不负光阴赶紧做窝以备冬日御寒所用的喜鹊说着的那句,“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寒号鸟不仅在我们河北就有,吉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青海、西藏等地也有分布。它们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2016年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复齿鼯鼠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能攀援,肘部到膝盖之间有皮膜相连,平时它们悠闲地在栖息地的树上生活时,看上去很像是松鼠。但它们又与松鼠有所不同,遇到危险或被追赶时,它们会张开四肢,让皮膜展开并绷紧,一下子能够滑翔出50多米的距离。据说,复齿鼯鼠最远可以跳跃滑翔出的直线距离为200多米。
其实,被称为寒号鸟的复齿鼯鼠并不像寓言故事所讲的那么懒,根本就不做窝。而是通常会把它们自己的窝选择并做在岩壁石缝或洞穴中。在树上做窝的复齿鼯鼠多会选择离地3米以上的高大树木的树洞。做窝的复齿鼯鼠,窝内也会铺上它们自己采集的苔藓、枯草和鸟类的羽毛。每逢冬季,人家还会把栖息的洞穴口用柴草封闭起来,抵挡风寒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