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凡(石河子大学)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每家每户或多或少都会准备一些消毒用品,而酒精(乙醇)因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成为首选。但可能很多人没有想过,本来用来“消毒”的酒精很可能成为一种“毒”。近日,两岁的小宁因误食消毒剂,在血液中检出了甲醇成分。随后,经对该消毒剂检测,发现其中甲醇含量竟高达97.2%。(6月8日 澎湃新闻)
有人问,甲醇和乙醇有到底有什么区别?在化学中,甲醇和乙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甲醇是最基础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优质燃料,但对人体有强烈毒性。误食进入人体后,会在新陈代谢中氧化成比甲醇毒性更强甲醛和甲酸,引起失明、肝病、甚至死亡。误食4毫升以上就会出现中毒症状,超过10毫升即可因视神经的永久破坏而导致失明,30毫升已能导致死亡。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75%的酒精消毒液对人体一般没有害,因其能*灭很多微生物菌类被广泛使用。
不可否认,小宁误食消毒剂有其贪玩的成分,但血液中的甲醇是商家违法的不争事实。甲醇有毒,商家不可能不知道。知道还用其来制作消毒酒精,不仅是知法犯法,还有对生命的漠视。
之所以冒着违法风险铤而走险,是因为有利可图。在市面上,相较于乙醇(酒精)的价格,甲醇的价格更低。正常情况下,甲醇只需要2000-3000元/吨,而乙醇则需要7000元/吨。两者相比,有2-3倍的差异。面对“高风险高利润”和“守纪守法低收益”,许多生产商头也不回地选择了前者。
正因“廉价的诱惑”太大,监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对违法违规生产重拳出击。就拿这次酒精消毒剂里含甲醇事件来说,据澎湃新闻记者调查,通过多个电商平台,购买了10款不同消毒产品,选取其中12个消毒产品样品进行检测,有10件检出高含量甲醇。在这些企业中,甚至有的证照都不齐全。有如此多问题的产品还在几大电商平台“大摇大摆”地销售,不禁让人后背发凉。
诚然,消费者的基本常识也很关键,甲醇和乙醇最大的差异就是后者“有味”。如果买到的酒精没有一点气味,那肯定有猫腻。但靠“闻气味”来鉴别是否合规合法,这本就不是科学合理的方法,最多算是“辅助技能”。究其根本,还是需要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犯罪分子重拳出击,依法依规让不法商家“不敢再犯”。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筑起牢固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