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说到底,还是一个表达爱的节日。
父母爱孩子,似乎一直都是天经地义、源自直觉的。
那么,智慧的爱应该什么样?
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我接触过一个对自己很有负罪感的大学生,她跟我说:
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很听话、很孝顺的人,可是,我梦见*死了我的母亲。
现在犹记得的,当时坐我面前的女孩看起来安静,乖巧,眼神中却满含不安。
从心理学角度看,做过什么样的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梦包含了什么样的情绪。她明显对母亲有愤怒,愤怒里又带有恐惧。
她的第一句话:“我是一个很听话、很孝顺的人”,其实是她的意识在表达——同样也是她的一种自我保护和防御,如果不这样说、这样做,就意味不被父母认可,不被爱,那将是一个孩子最不能接受的。
所以,她第一句说出来的,是父母扣到她头上的一顶沉甸甸的大帽子。如果她有违抗,即是不乖、不孝。第二句,才是真相,是潜意识在说话。
随着了解深入,我得知,她是家里的独生女,一直很乖,成绩也好,因此父母对她的期望也高。为了给她创造好的学习条件,妈妈在她上小学时就辞职在家,细心地负责她的饮食起居,陪她写作业,上课外班。
可以说,妈妈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女儿身上。于是,女儿也极力去配合妈妈,努力满足妈妈所提出的各种要求,按照妈妈说的做,即使妈妈的严格要求让她失去了自我。
上了大学之后,妈妈每个周末都盼着她回家,可她总推脱说自己忙,最害怕听到妈妈说:“我白养你这么大了,我为你牺牲了那么多,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拿来陪伴你,可你长大了,却连回家陪我都不愿意……”就是这样的话,成为了女孩心里的精神枷锁。母女俩要么煎熬着不见面,要么一见面就是争吵。
孩子并非不爱妈妈。只是在爱妈妈的同时,她还想做自己。妈妈也并非不爱孩子。只是在爱孩子的同时,她失去了自己。
在这个女孩的家中,鲜少露面但其实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即她的父亲。这位父亲除了偶尔出现,并提供物质支持外,几乎没在育儿中担负过任何责任。父亲的缺位,会加重妈妈的负面情绪,并且让母女之间紧紧卷在一起,毫无自由喘息的空间可言。
这个真实故事和法国电影《钢琴教师》有些像:
女主角年近40,各方面看起来都很优秀,有修养,有才华,与身边的同事、朋友相处也都算不错。就像是一棵外在看起来非常华美的树,枝枝叶叶都被她的母亲精心修剪过。可惜,内里却早空了。
不准穿漂亮衣服、按时回家、不准与男人接触、与母亲一直住在一起、自己的房间不能够上锁……这些都是妈妈对自己女儿的要求。除此之外,妈妈还会经常翻看女儿的包包,一旦回家晚了就是一顿狂风骤雨式的批评指责,直至最后母女俩相互厮打在一起。
这个妈妈,就像一个贞洁烈女,特别强势,似乎也并不需要男人。当她看见自己的女儿跟其他男人在一起时,她骂女儿“婊子”。
所以,电影里有一个镜头:这个钢琴老师看到自己正值青春期的学生看情色电影时,表现得活像一个道德卫道士,狠狠批评了自己的学生,恰如她妈妈所希望的,一脸的正义与严肃。
可是,事实上,她却会下班后在外头溜达,偷窥别的情侣亲热,以此释放自己被压抑、扭曲的身体*。
她什么都会,独独不会爱人,她甚至会对他人所表露出的亲昵动作过敏、感到不适。因此,当那个年轻而美好的男孩向她示爱的时候,她不知所措了,即使她心底也对他有好感。
电影里,对钢琴女教师来说,妈妈的绝对控制,让她压抑和愤怒;妈妈的绝对正确,让她无法指责他人,只能把愤怒发泄到自己身上。
如何给那么强烈的愤怒情绪找出口呢?
一个被家庭严格控制的人,她的情感麻木程度很高。她本来应该自由生活,但是却被死死扣进一个模子里。她已经麻木到任何外部事物都不能轻易伤害她的地步,非要身体上的强烈刺痛,才能让她感受到:我还活着。
于是,她找到了的自虐方式是,肉体上的自我伤害,比如寻求受虐的性行为方式,甚至用刀子割自己的生殖器。刺骨的疼痛,才能让她麻木的身心有感觉。甚至自己常年被压抑的性*,也得到了释放。
只是,当她把自己的那些性虐工具、自己内心的阴暗面完全暴露给那个向自己求爱的男孩时,男孩退却了。他实在太年轻了,读不懂她求救式的自我暴露。他只是对她说“你病了”,并最终本能地远离了这个生病的女人。
男孩的走近,点燃了女教师内心的一点希望。男孩的离开,则把她重重地推回到了万劫不复的绝望深渊。
电影最后,她揣了把刀子出门。初看到这里,会以为她是要行凶。但是稍作思考,你就能否定这个答案。她其实是很懦弱的,懦弱到只敢伤害自己的程度。
果然,最后,她把刀子刺向了自己的身体。
特别震撼人的电影。它让我们看到,最血腥的事实,往往就发生在最亲密的关系当中。尤其是很容易失衡的亲子关系里,暴力横行的事实,几乎无处不在。
父母们常常说,我一定要按照我的想法去管教我的孩子。或者嘴上不说,但是当孩子悖逆了自己原本的设想,就很容易动怒。有多少父母,口口声声为了孩子好,最后结果却把彼此都逼上了绝路。
我们有句这样的话:“久负大恩反成仇”,放在亲子之间同样适用。当父母把自己的精力过度注入孩子的成长以至于“牺牲”自己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倾向和不合理期待:要求孩子予以回报,否则就对不起自己的付出。
孩子反哺父母,这原本是自然而然的美好人性,一旦被当做捆绑孩子的理由,就会变得畸形。孩子背负着父母强加的负罪感,要么痛苦地忍受、自伤,要么反抗。
很多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比如:某某父母辛苦劳作供孩子读书,孩子反成白眼狼;孩子愤怒*父母;孩子离家出走;孩子不堪父母催逼跳楼之类……别告诉我你没听过这样的悲剧。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从来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也不是父母的缩小版,更不是父母的复制品。从出生起,孩子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气质、以及独一无二的人生。所以,去引导你的孩子,但不是捆绑;去爱你的孩子,但不要伤害。
最后,一段网络热传的话,送给每一位父母:
我也爱我的孩子。
可是,我却不如他爱我。
我的爱不如孩子多。
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对他发脾气,甚至会避开他。
而他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却阻止他对我发脾气,我会批评他,
而他不但不讨厌我,还要想方设法讨好我。
我的爱不如孩子多。
当我累了的时候,我就想自己一个人待着,不允许他来打扰我。
而当他累的时候,我却还希望他不喊苦不喊累,
而他即便不情愿,也努力去做。
我的爱不如孩子多。
我总喜欢对他指手画脚,做不到就大声喊叫,还美其名曰“批评教育”,
而他不但不敢对我指手画脚, 还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恐惧来讨好我。
我的爱不如孩子多。
我总喜欢用哄骗、恐吓的手段来让他做一些事情,
而他依然对我信任有加。
多少次对他说:“我不理你了。”
而他的心从没离开过你,连视线也没脱离过。
多少次你把他推开,而他依然抱着你的大腿。
孩子更爱我们,是我们不懂得珍惜这份爱,是我们在慢慢地把孩子从我们身边推开。
当你要对孩子生气的时候,请你想想:或许,我们的爱,真的不如孩子多。
提示:
此文,不是用来让父母们内疚的。只是希望父母在解决亲子冲突时,会更愿意蹲下来,先听听:我的孩子,你的心里在想什么?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