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时高时低
流感等传染病高发
怎么判断是不是流感呢?
如果已经确诊流感,又要如何护理呢?
核心症状带你快速识别流感
此处“发热”指腋下体温≥38℃,流感治疗要“早”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指出: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经验性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发病48小时内,充分评价风险和收益后,再考虑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
得了流感有什么症状?
临床表现:
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为症状,体温可达39~40℃。
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严重时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可有畏寒、寒颤,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流感还可能会引发的并发症:
◆肺炎
引起原发性病毒性肺炎,重症流感患者容易合并细菌、真菌等其他病原体感染,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神经系统损伤
包括脑炎、脑膜炎、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症等。
◆ 心肌损伤
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
◆ 脓毒性休克
主要表现为低血压、组织灌注不足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
◆ 肌炎和横纹肌溶解
主要表现为肌痛、肌无力、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和急性肾损伤等。
一人流感,全家传染
家庭预防,你需要这几招
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佳选择之一。它通常包含多种不同流感病毒株的抗原,可以帮助身体产生免疫反应,提供保护
流感疫苗通常需要每年接种一次,因为一方面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不同年度流感疫苗针对的病毒毒株可能会有差异;另一方面,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力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
药物预防
药物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如奥司他韦(可威)、扎那米韦等。在流感暴发时不能采用疫苗预防的人群和以下重点儿童人群可推荐采用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