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样的计划才可以称之为“高效的学习计划”呢?我认为首先是要适合自己,也就是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一个不适合自己的计划就仿佛不合脚的鞋,不但起不到作用,甚至会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烦。
为了让计划更加个性化,我们应当正确评估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且对未来做出合理的规划和预期。
比如某位同学上学期期末的语文排名是班级30名,主要失分点在阅读理解。那么这位同学新学期的计划就应当将语文学习的重点放在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上,为此,他可以督促自己每天花半小时做一篇高考阅读理解真题并对比研究标准答案,前一个月专攻议论文,第二个月专攻散文,接下来还要逐步涉及小说等文体。对于这学期期末,他给自己的目标是语文排名达到班级前二十名。这是一个可供大家参考的例子。
当然,光是适合自己还不够,好的计划还应当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约束性。
所谓的灵活性是指我们没必要将每一分每一秒掐得死死的,将计划安排做得满满的。满满当当的计划乍一看会让人很有成就感和雄心壮志,但却过于死板,容易压抑我们的创造性,扼*我们的主动性,甚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带给我们挫败感。因此在做计划的时候,要适当留给自己缓冲和休息的时间,允许自己偶尔有一点点小小的拖延,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保持不紧不慢的节奏和愉悦的心情。
至于计划的约束性,我认为主要来自于奖励和惩罚机制。我们可以在制定计划的同时引入小小的自我奖励和惩罚机制,比如期中考试进步五名就奖励自己吃一顿大餐,退步五名以上就罚自己一个月不许玩游戏等等。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可以邀请父母、同学来监督,这样可以更好地约束我们,不至于让我们的计划半路搁浅。
有了一个好的计划才是成功的开始,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首先,我们要避免墨守成规、机械地完成计划,而要定期评估计划内容及完成情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对计划和目标作出调整。比如每周周末可以给自己一定的回顾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检查自己本周计划完成的情况,做了多少题,看了多少书,效果如何,是否有所提高。如果完成情况良好,要善于总结其中的方法和技巧并继续保持;如果完成情况欠佳,要找出原因,进行改进。
此外,执行计划时我们要精益求精,但也要规避过分的完美主义。学习是一个长期而枯燥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过分追求完美,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焦虑和担忧,不利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对自己有高要求是好的,但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应将“高要求”变成“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