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本文: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概述:
前文荀子列举了先王之道的具体科目,并指明学习的目的是成为圣人,君子终身都不应该放弃学习,从而呼应了劝学开篇第一句:学不可以已。
本文荀子转向论述君子的治学之道,就是要学到心里,落实到行动上。学习是为了完善自身,而不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学问,因此不要好为人师。就是说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将学到的东西内化于心,渗透到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行动上,才是学习真正的目的。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解析:
箸:《正韵》:音著,被服也。一曰附也,黏也。一般解释通“著”,也有较文直接用“着”字的,皆通。附着之意,如,着床。
端:与喘同,微言也。蝡 ruǎn 微動、爬動。法,效法。则,榜样。
君子学习先王之道是真学,不停留在嘴上,而是深入内心,并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不是学一套,说一套,做一套。可是,现在的教育,有多少人是知行合一的呢?不少老师学生把学习的内容仅仅作为考试的题目,而不是行为的指针。更有甚者,一些人满口仁义道德,道貌岸然,却满肚子女娼男盗,徇私枉法。
译文:
君子治学,从耳朵听进去,渗透到内心,遍布四肢百骸,一举一动都遵循先王之道。因此他们细微的言行,都是普通人效法的榜样。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解析:
小人对学习先王之道只停留在表面,从耳朵进去,马上就从嘴巴里出来了,不过心,不过脑。因此他们的言行与先王之道没有任何关系,学和行完全是两张皮。
译文:
小人治学,耳朵进,嘴巴出。嘴巴和耳朵之间只不过4寸的距离,中间完全没有消化吸收,怎么可能完善整个身体呢?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解析:
这两句话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古之学者就是特指君子,今之学者就是特指小人。因为世风日下,整个社会风气变坏了。禽牍,本来是馈赠的礼物,这里指炫耀显摆的资本。
译文:
以前的人学习是为了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别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身。小人学习仅仅是为了炫耀学问。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解析:
傲,倨也,就是自以为是。不少人把它译成“急躁”,窃以为不妥。囋, zá 多言,啰嗦,喋喋不休。向,通“响”,回响。戴圣《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钟,小叩小鸣,大叩大鸣,不叩不鸣”。
这一节荀子不是要告诉我们教学的方法。它背后的含义还是说学习是为了完善自己,不是将学问作为炫耀的资本。无论是不问而答,还是问一答二,其实都是好为人师的表现。
译文:
别人没向你请教,却急于要教诲别人,这是自以为是。别人问一个问题,你却回答两个问题,这是啰嗦。好为人师和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应该像敲钟的回声一样,别人问什么,就中肯地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