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贺龙元帅的骨灰终于得以安葬在第一墓区,与他的战友,十大元帅中的罗荣恒和陈毅并肩而立。
后来,十大元帅中的彭德怀、聂荣臻等人也陆续在此地安葬。可以说,能够在烈士墓中的第一墓区有一席之地的,都是为中国建国大业鞠躬尽瘁的老一辈革命家。
当看到贺龙元帅骨灰盒,由身着军装的战士庄重地放入墓地归安,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从此以后,也有许多革命烈士在八宝山烈士公墓的礼堂中举行骨灰安放仪式,贺龙将军的81号墓也成为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座公墓。
一处风水地,无数英骨魂。八宝山烈士墓承载着数不清的丰功伟绩。
与其他刻有碑文的墓碑不同,八宝山烈士陵园中有一处墓地,上面立有墓碑,墓碑上却没有名字。
这块墓地的主人,就是我国革命抗战时期的传奇人物——阎又文。
与那些在正面战场上冲锋陷阵的革命勇士不同,阎又文同志的主要工作是打入敌人内部。
1938年,作为中国共产党员的阎又文被委以重任,将其发展为中共地下党员,去到国民党张作霖的部队,监视国民党的一举一动。
1939年,又被安排到国民党的军阀马鸿逵部队,最后进入到傅作义所在的部队。
在解放战争中,阎又文深入敌军,为共产党作战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为我党获胜提供了重要保障。
但是阎又文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因为卧底身份的特殊和敏感,也为了确保党组织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阎又文曾多次身陷敌军而与组织失去联系。
当时*为情报工作者制定了“三大任务和一不许”,并要求秘密情报工作者必须做到“有苦不说,有气不叫;顾全大局,任劳任怨”。
而阎又文就是这十六个字的代表,他所做的一切都深藏功与名。
在抗战胜利之后,他的身份也未能被公开。因为组织需要他继续跟随傅作义的部队,参加抗美援朝。
从阎又文成为共产党员的那一刻起,他便时刻投身于革命的事业当中,并且一直保持着党的纯洁性。
1962年,阎又文因为过劳生病,逝世于9月25日。
因为当卧底需要保密性,所以当时知道阎又文真实身份的只有王玉和罗青长两人。
因而后人来此祭拜时,只能看见墓碑上含糊的篆刻:
“阎又文同志,山西省万荣县人,生于一九一四年七月六日。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粮油生产局局长,中国共产党党员……阎又文同志,过去曾为革命做过许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