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记》
3有的朋友会是你一生的依靠。
喜欢李娟的读者可能会认识一个人,
她的朋友风华。
李娟和风华,相识于一贫如洗的时候。
她们在出租屋里陪伴对方吃了很多苦,
也单纯地分享过小小的快乐。
后来生活把两个人冲散,
各自走向了不同的生活。
兜兜转转,风华最后联系上了李娟。
李娟很开心能再联系到风华,
写了《风华的信》。
她在文中说:
4“我失去过很多朋友,但从不可惜。而风华不,我离不开她,她似乎是我永远的一个依靠。当我软弱无能的时候,想想她,便感到光明。人活在世上,无非坚持罢了。谢谢亲爱的风华。”
三毛曾经写过一篇《朋友》,
她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
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她和她的朋友们的确如此。
1985年,
音乐专辑《回声—三毛作品第15号》发行。
这张专辑由齐豫、潘越云二人演唱,
三毛本人做旁白贯穿。
三毛很珍视和齐豫、潘越云的友谊。
她说她有两个好朋友:
一个是天使,一个是埃及艳后。
据齐豫的回忆,
制作专辑时是她们密切接触的一段日子。
但她们在讨论时不下馆子,
也不曾留宿在三毛家。
她们的友情不依靠外在的亲密,
而在于情感的相通。
通过《回声》,
齐豫与潘越云唱出了三毛的洒脱自由,
也释放了三毛内心的痛楚。
三毛离开多年以后的今天,
齐豫和潘越云依然在传唱着那些歌曲,
就像她们友情的回声。
从左到右依次:三毛、齐豫、潘越云
5在哪一刻你决定不再和某个人做朋友了?
朋友走到断交的那一步,
往往是因为无法忍受对方的三观。
当你们无法再同行时,好好告别也很重要。
鲁迅和林语堂的友情始末,很多人都知道。
两人因《语丝》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他们以笔为戈并肩作战。
后来,两人的价值观念出现了不和。
思想上的分歧让他们渐行渐远,
甚至笔战不断。
鲁迅去世,林语堂写下的话可谓儒雅体面。
“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非吾与鲁迅有轾轩于其间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意气存焉。”
林语堂与鲁迅
6朋友大概是舒适度最高的亲密关系了。
因为朋友可以自由选择,又不会过分占有。
周国平说:“我相信,
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不是刻意求得的。”
在友情的关系里,我们需要做到相互尊重。
同时也要明白,亲疏随缘。
世间没有永恒,友情亦是如此。
即使没有任何不和,
也可能在漫漫长路上渐行渐远渐无书。
就像《最佳损友》中所唱:
一直躲避的借口
非什么大仇
为何旧知己
最后变不到老友
面对朋友的背影,也只能接受各自有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