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容,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7 21:06:21

一. 人类社会群体生存公式:AXB=C

人类社会群体(及自然界动物社会群体)生存都遵循一个社会群体生存公式:AXB=C。

现以国家为社会群体来解读这个社会群体生存公式:AXB=C

A:是指国家的生存能力水平;(即为国家的科技水平)。

B:是指国家的人口规模;(即为国家的整体人口数量)。

X:是指国家的生产关系;(即为国家的组织结构体制)。

=:是指国家抗衡外部压力的行为。

C:是指国家外部的生存压力。

这个社会群体生存公式:AXB=C的含义解读为:国家的生产关系将本国家的人力(注:人力包含人和物)组合起来,形成国家的抗压力,来平衡国家外部的生存压力。

我们用这个社会群体生存公式:AXB=C来解释一些自然界现象:

当动物社会群体外部的生存压力相同时,动物个体生存能力弱的,会以个体数量众多的社会群体方式生存;如:自然界的牛群、马群,昆虫类的蚂蚁、蜜蜂。

当动物社会群体外部的生存压力相同时,动物个体生存能力强的,会以个体数量较少的社会群体方式生存;如:自然界的狮群、老虎,大洋的鲸类。

我们用这个社会群体生存公式:AXB=C来解释一些人类社会现象:

当一个国家的抗压力,弱于国家外部的生存压力时,这个国家会以集权、共有制的集合力量方式,或以联盟其它国家的方式,来增强国家抗压力,与外部的生存压力达到新的平衡点。如:当年西欧国家的威胁促使苏联成立;社会主义中国成立及现在朝鲜,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集权和共有制。

当一个国家的抗压力,强于国家外部的生存压力时,这个国家会在内部实行分权、私有制的分散力量方式,或国家以分裂的方式,来减弱国家抗压力,与外部的生存压力达到新的平衡点。如:当年美苏暂时的和平,促使苏联解体,前苏联加盟国家纷纷实行多党制、私有制。

国家的生产关系由国家外部生存压力的大小、国家的科技水平的高低、国家的人口规模的大小三个因素共同决定:

1. 国家外部生存压力越大,国家的生产关系越走向集权、共有制;

国家外部生存压力越小,国家的生产关系越走向分权、私有制;

2. 国家的科技水平相比越低,国家的生产关系越走向集权、共有制;

国家的科技水平相比越高,国家的生产关系越走向分权、私有制;

3. 国家的人口规模越小,国家的生产关系越走向集权、共有制;

国家的人口规模越大,国家的生产关系越走向分权、私有制;

在当今世界科技发达情况下,国家的生产关系主要由国家外部生存压力的大小和国家的科技水平的高低二个因素共同决定。

根据人类社会群体生存公式的理论分析,中国外部的生存压力来自于美国,中国科技水平要与美国相对照,中国民主化进程,取决于美国对中国生存威胁的大小,以及中国科技水平与美国差距的大小,由二者共同决定;美国对中国生存威胁的越大,中国民主化进程越慢,中国科技水平与美国差距的越大,中国民主化进程越慢。

中国是国地大、人口多的世界性大国,中国的发展会使美国自感生存压力增大,美国今后会逐渐并始终对中国生存采取高压政策,来平衡美国自感生存压力的增大,这也是美国发展动力的需要。

美国对前苏联长期保持高压政策,促使前苏联科技快速发展,然后来个和平相处,反而促使前苏联崩溃,接着又继续对俄罗斯保持高压政策;高压促使国家发展和团结,太平反而促使国家崩溃,历史上历见不鲜。

中国民主化进程必须建立在国家统一,及科技水平与美国旗鼓相当或超越的基础上;超前的民主化进程会使国家崩溃。

二. 人类社会群体的竞争性经济与非竞争性经济

经济是指人类获得生活资料的活动过程;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至今,有众多种类经济活动;

原始社会的狩猎、采集、自然种植、捕渔等经济活动;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农耕、畜牧等经济活动;

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活动;

社会主义社会的计划经济活动。

不同的经济有不同的经济活动过程,如果经济活动过程中,不存在人与人竞争性的环节,这类经济归为非竞争性经济;如果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人与人竞争性的环节,这类经济归为竞争性经济。

人类社会的狩猎、采集、自然种植、打渔、农耕、畜牧、计划经济等经济,这些种类经济活动过程中,都不存在人与人竞争性的环节,都为非竞争性经济;非竞争性经济不能自激发展,必须要随着社会群体外部生存压力的增大而发展。

人类社会的商品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人与人的市场竞争性环节,商品经济为竞争性经济;竞争性经济能自激性发展。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至今,还始终存在一种战争经济,战争经济是指社会群体通过战争或战争威慑,来获得或捍卫生存资源的活动过程,战争经济是竞争性经济。

商品经济自激性发展,能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增强国家的战争能力,并经战争经济,增加其它国家的生存压力,促使其它国家科技水平发展;人类社会由商品经济和战争经济二种经济共同推动发展。

三.人类社会群体科技发展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及所依赖的经济类型

人类社会在不同阶段,科技水平发展的速度不同;2-3百万年之久原始社会科技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状态,几千年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科技发展处于缓慢状态 ,2-3百年资本主义社会科技发展处于快速状态。

人类在地球不同地域,科技水平发展的程度不同;处在江河流域、沿海地带、环海地区,这些人口众多、交通方便的地域,人类科技水平发展的程度较高,如:在江河流域的四大文明古国,西欧及环地中海区域;处在地理位置封闭的地域,人类科技水平发展的程度很低,如:现在与世隔断岛屿及森林内原始部落,以前美洲印地安人,澳大利亚土居人;在十九世纪前,各大洲、各地域人类科技水平发展的程度,都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联。

我们用人类社会群体生存公式:AXB=C,解释这些社会现象:

A:是指社会群体的生存能力水平;(即为社会群体的科技水平)。

B:是指社会群体的人口规模;(即为社会群体的整体人口数量)。

X:是指社会群体的生产关系;(即为社会群体的组织结构体制)。

=:是指社会群体抗衡外部压力的行为。

C:是指社会群体外部的生存压力。

这个社会群体生存公式:AXB=C的含义解读为:社会群体的生产关系将本社会群体的人力(注:人力包含人和物)组合起来,形成社会群体的抗压力,来平衡社会群体外部的生存压力。

当社会群体外部的生存压力增大时,社会群体只有:1.增加人口,2.提高科技水平,3.改变生产关系,这三种方式增强自己的抗压力,来平衡外部的生存压力增大;由此可见,社会群体外部的生存压力增大,是社会群体发展科技水平的动力。

在原始社会,人类以部落为社会群体方式生存,以非竞争性经济的狩猎、采集、自然种植、打渔等经济活动获得生活资料,而这些类型经济效益极低,不能产生剩余生活资料,不能促使部落人口增长,因地多人少,部落之间很小产生战争(战争经济)争夺势力范围,原始社会的狩猎、采集、自然种植、打渔等非竞争性经济,使原始社会各个部落外部的生存压力几百万年来几乎不变,导致了原始社会人类科技水平发展停滞不前。

在江河流域,因土地适宜耕种,这些区域出现了农耕经济,农耕经济效益较高,能产生较多剩余生活资料,促使部落人口较快增长;因江河流域土地宽广,人口少,需要劳力,自然而然产生了战争(战争经济),掠夺周边地区人口,这就迅速又广泛地增加了各个部落外部的生存压力,使江河流域人类社会率先进入了起步发展阶段(奴隶社会)。

随着人口规模增长,出现了人多地少的局面,战争(战争经济)目的由掠夺人口转变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缓慢发展阶段(封建社会)。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农耕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农耕经济只是种植收割过程,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不存在人与人竞争性的环节,农耕经济是非竞争性经济,不能自激发展,当时,农耕经济对科技发展需求极低,也不能推动科技发展,人类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度过六、七千年之久。

在欧洲封建社会中期,出现了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活动过程是:货币购买生产资料,生产商品,将商品在市场上竞争性出售,又换取货币;商品经济活动过程是一个循环自激发展的竞争性经济,商品经济相较以前狩猎、采集、自然种植、打渔、农耕、畜牧等经济,不但有竞争性,还有经济产品种类范围宽广,参与商品竞争的社会群体多样化,以个人、作坊、工厂、公司、甚至国家为社会群体,进行商品竞争;商品经济触及到人类社会活动方方面面。

商品经济使欧洲率先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迅速引发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对推动人类社会科技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商品竞争同样遵循人类社会群体生存公式:AXB=C:

A:是指商品竞争群体的科技水平。

B:是指商品竞争群体的整体人口数量。

X:是指商品竞争群体的生产关系;(即为群体的组织结构体制)。

=:是指商品竞争群体抗衡外部压力的行为。

C:是指商品竞争群体外部的生存压力。

这个商品竞争群体生存公式:AXB=C的含义解读为:商品竞争群体的生产关系将本群体的人力(注:人力包含人和物)组合起来,形成本群体的商品竞争力,来平衡本群体外部的生存压力。

各个商品竞争群体通过商品竞争,相互增加对方生存压力,相互推动科技发展、组织结构完善。

西欧国家科技水平迅速发展,给在欧洲边缘的俄罗斯产生了很大的生存压力,当时,俄罗斯还处在科技水平落后的农奴社会,为了抗衡来自西欧国家的生存压力,俄罗斯有三种方法:1.增加人口,2.发展商品经济,3.改变社会体制;因俄罗斯商品经济无法与西欧国家竞争,俄罗斯采取以联盟方式增加人口,以集权、公有制计划经济方式将国家人力物力集中起来发展科技,抗衡来自西欧国家的生存压力。

新中国成立初几年,许可私有制商品经济存在,经朝鲜战争后,中国来自美国的生存压力激增,从而促使中国全面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方式将国家人力物力集中起来发展科技,抗衡来自美国的生存压力。

计划经济是国家根据外部生存压力较大的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国家经济活动,计划经济活动过程中没有人与人的竞争性环节,是非竞争性经济,计划经济科技发展动力来源于国家外部生存压力的增大,计划经济是被动发展性经济;如果国家外部生存压力减弱,或国家科技水平发展到较高水平时,计划经济会解体或比重相应降低。

人类社会始终处在强国之间永久对抗、暂时合作、共同发展的状态;永久对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暂时合作是对抗的需求,共同发展是对抗的结果。

四. 人类社会群体的法与民主

法是人类社会群体运行的行为准则,是规范群体成员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怎样做的行为程序;如果国家是一台电脑,哪么国家宪法是这台电脑的操作系统程序,民法、刑法、物权法等,是安装在宪法操作系统程序上的各种应用程序。

从原始社会至今,法有口语型法和文字型法两种形式;

口语型法是指以社会群体内权威人士的语言作为本群体运行的行为准则,即为人治,如:部落首领、国王、皇帝等语言。

文字型法是指社会群体以文字方式记录的条文作为本群体运行的行为准则,即为法治,如:秦律,现在法律条文。

口语型法特点是:因人因时容易变,短暂易流失,内容狭窄,易出错,不易纠正,不易推广,不易操作。

文字型法特点是:固定不易变,长久不流失,内容广泛,不易出错,易纠正,容易推广,容易操作。

民主是人类社会群体运行的修正机制;

法是电脑运行程序,民主人(指参与民主的人)是电脑的维修人员,完善的民主机制可以降低社会群体运行出现错误的概率,而民主人的素质决定了纠正社会群体运行错误的成败;善意能力高的民主人会给社会群体运行错误的漏洞打上补丁,恶意能力高的民主人会给社会群体运行注入病毒,无论善意恶意能力低的民主人都会使社会群体运行崩溃。

民主有协商集中式民主和投票表决式民主,协商集中式民主的成败决定于集中者的良知和认知,投票表决式民主的成败决定于民众的识别能力;两种民主机制没有优劣之分,都有出错的时候,都有好的结果;民主方式根据社会群体实际情况决定。

一个国家的民主方式由这个国家外部生存压力的大小、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国家的人口规模的大小,三个因素共同决定:

1. 国家外部生存压力越大,国家的民主方式越走向协商集中式民主;

国家外部生存压力越小,国家的民主方式越走向投票表决式民主;

2. 国家的科技水平相比越低,国家的民主方式越走向协商集中式民主;

国家的科技水平相比越高,国家的民主方式越走向投票表决式民主;

3. 国家的人口规模越小,国家的民主方式越走向协商集中式民主;

国家的人口规模越大,国家的民主方式越走向投票表决式民主;

在当今世界科技发达情况下,国家的民主方式主要由国家外部生存压力的大小和国家的科技水平的高低,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从原始社会至今,法与民主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群体组织结构内,是人类社会群体正常运行的保障;法与民主甚至存在于自然界动物社会群体组织结构内,也是动物社会群体正常运行的保障。

法与民主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原始社会部落的法是部落首领的权威,民主是部落上层人物之间的协商;奴隶社会、封建制度的法是国王、皇帝的权威,民主是朝廷大臣进言和协商。

从古到今,法先于民主,法重于民主,现在还要法保障民主,民主修善法,民主落实法;宁有恶法,不可无法。

国家是一列火车,法就是轨道,民主是维修工,国家正常运行要建立在健全、完善的法制轨道上,民主才能及时修正国家运行中的差错;国家要以动车速度发展,法制的轨道质量必须过硬,轨距必须恒定精确,钢轨的结构对运行的车轮要有强大的约束力。

法的质量由法的力度和法的粒度两方面决定;法的力度(惩治力)越大,对社会群体全体成员社会行为约束力越大;法的粒度(精确度)越小,使社会群体全体成员社会行为自由度越小;法对社会群体全体成员社会行为约束力越大,并使社会群体全体成员社会行为自由度越小,法的质量就越高越好,即为重典。

法的功能除规范社会群体全体成员的社会行为外,还有过滤社会群体杂质的功能;法是规范社会群体全体成员社会行为的棍棒,而不是教化社会群体全体成员社会行为的教鞭。

一个国家要正常、高效、快速运转,不但建立在完善的民主机制上,更要建立在对全体国民社会行为约束力很大,并使全体国民社会行为自由度很小的文字型重典基础上。

目前,我国法律算不上重典,法律惩治力小,对国民不良社会行为约束力不大,宽泛又不精细的法律条文使执法自由度较大,我国法律完善还任重道远。

人类社会探索者:江山

2020年5月13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