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她”的前世今生 女性第三人称的来龙去脉
“她”,读作 tā。现代汉语女性第三人称代词 。
也可指代祖国、母校等团体,及黄河、泰山等美好事物。
“她”,单就字形而言,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存在。
但是,那时的“她”字, 读作jiě ,不做代词,而是「姐」或者「毑」的异体,是方言中对于母亲的称呼。中国古代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南梁顾野王撰《玉篇》中对此有过记载。
在古文里,第三人称是“之”字。
近代,白话文兴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称代词。没有性别之分,无论男女都用“他”。
英语在12世纪有了表示女性第三人称的“ she ”。
19 世纪初,来华传教士们在翻译“ she”时,用“该妇”。
西方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于 1814 年编的《华英字典》中采用「该妇」的译法。
1823 年出版的首部中文英语语法书《英国文语凡例传》中, 则将英文中的 he、she、it 分别译作「他男」「他女」「他物」。
日语在120年前创造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汉语翻译为“彼女”。
1878年郭赞生翻译出版英文语法著作《文法初阶》,将“ she”译成“伊”。这个字出于吴语方言,很有些女性小鸟依人的娇柔特点,被许多文人采用并推广开来,一度成为女性第三人称的专用代词。
鲁迅先生的白话文小说集《呐喊》,女性第三人称用的就是这个“伊”。
1915年,《新青年》杂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胡适、陈独秀、李大钊、周作人、鲁迅、钱玄同、沈伊默、刘半农八位旗手齐聚北大。在编辑工作中,怎么翻译“she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917年,刘半农首先提出用“她”( 读作tā )来对应“she” 。
在翻译英国戏剧《琴魂》时,刘半农第一次使用了“她”作女性第三人称。由于“她”没有流传,所以大家一直认为这个字是刘半农新创造的。其实应该算是刘半农借用了一个古字赋予了新义。
当时,刘半农还提出:“应该再造一个“它”字,以代无生物” 。
“它”字,也古已有之。原意是指虫,后作蛇。
曾任《新青年》编辑的刘半农
1920年8月刘半农专门著文《“她”字问题》主张使用“她”字。同年9月,他还为此写了一首诗歌《叫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赵元任先生给这首诗歌谱了曲,并亲自演唱,成为最著名的文字广告。
“她”字由此快速推广开来,新文学探索者康白情、俞平伯、王统照等在1919年至1920年都曾使用“她”字入文。
当时周作人、叶圣陶、钱玄同等人,考虑到创造这样一个新字,印刷排版需要大量铸造新铅字,不甚便利等等原因,曾建议暂不使用“她”,并且各自另有主张。
还有些人认为中文没有必要非得按照外文的惯例,创造新字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徒增混乱,非常抵制。为此,在当时的报刊杂志上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
对刘半农主张使用“她”和“它”字,鲁迅先生曾给予高度评价。他1924年出版的小说《祝福》中,就用“她”取代了“伊”。
当时北京的新潮社和少年中国学会的成员也热衷于使用“她”字。
“她”字还曾被认为有性别歧视,遭到女权主义的反对和抵制。
冰心是最早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她”字的女性作家之一。
青年时期的冰心
当时,郭沫若、许地山、王统照、郑振铎、茅盾等一批影响力较大的作家也都接受和使用“她”字,“她”字开始成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主流选择。
随后,朱自清、叶圣陶、周作人、等此前习惯使用「伊」字的作家也都逐渐顺应大势,改用「她」字。
1923 年底中华书局出版的《国语普通词典》、1932 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通行全国的《国音常用字汇》、1935 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标准国音学生字典》、1935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标准语大辞典》等权威字典中也都将「她」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
1932年,当时的教育部将“她”字正式纳入了常用汉字中,至此“她”字被官方认可,荣登大雅之堂,一直使用到现在。
有趣的是,2000年,美国方言学会别出心裁地举行了一次“世纪之词评选活动”,获得提名的词有“自由”、“正义”“自然”、“OK”等等等等,有两个词进入了总决赛,就是“科学”和“她”。最后,“她”竟然以35票对27票战胜了“科学”,荣登榜首,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词汇。可以说,“她”居然得到了国际认证。
图文收集于网络。文字有改动。图片有缩放剪裁。意在宣传、推介、分享、欣赏。若涉及版权请在评论区告知即刻删除。
首发:360个人图书馆 《颐心文苑》 昵称:塞上齐翁
首发时间:2021-05-17 阅 149 转 3
首发链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517/22/7796166_9776532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