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飖的意思,用风雨的不同意思各造一句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9 22:32:09

1、处士新称,将军老罢。十载云闲,一鞭烟跨。中原之鼙鼓方多,绝域之虫沙未化。指点满湖风月,此地清凉;眼看半壁山河,大江日夜。


注释:
4、处士新称: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后汉书方术传论》:“李固、朱穆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新称:《说文》:“又名号谓之称。”《孟子题词》:“子者,男子之通称。”
5、将军老罢:将军:官名。《墨子非攻中》:“昔者晋有六将军。”孙诒让间诂:“六将军,即六卿为军将者也。春秋时通称军将为将军。”老罢:衰老疲惫。《淮南子人间训》:“此故公家畜也,老罢而不为用,出而鬻之。”谓年老百事皆废。《南史蔡兴宗传》:“僕比日前虑不复自保...加老罢私门,兵力顿阙,虽有其意,事亦无从。”杜甫《闻斛斯六官未归》:“老罢休无赖,归来省醉眠。”
6、十载云闲:《宋史韩世忠传》:“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
7、一鞭烟跨:清弘历《晓行即景》:“二月征途如画展,一鞭烟景入吟低。”
8、中原之鼙鼓方多:明徐复祚《破齐阵》:“鼙鼓中原多俶扰,藜杖西山且挟书。”
9、绝域之虫沙未化:绝域:极远之地。《管子七法》:“不远道里,故能威绝域之民;不险山河,故能服恃固之国。”虫沙未化:《太平御览》卷九一六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10、指点满湖风月:指点:以手指或其他物点示。李白《相逢行》:“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满湖风月:宋陈襄《和子瞻沿牒京口忆西湖寒食出游见寄》:“半岭烟霞红旆入,满湖风月画船归。”
11、此地清凉:《宋史韩世忠传》:“晚喜释老,自号清凉居士。”宋郭祥正《宿广善院》:“炎天蚊蚋绝,此地信清凉。”
12、眼看半壁山河:眼看:眼见,目睹。唐王绩《过酒家》:“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半壁山河: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宋代李光《集诗述感》:“半壁山河话战争,布衣空负鲁连名。”
13、大江日夜:南北朝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风雨飘飖的意思,用风雨的不同意思各造一句话(5)

2、身世何如?犹留故居。烟波静里,风雨飘余。厌说孙吴之法,聊耽释老之书。幸遨头其容我,呼长耳以载余。世外相逢,莫是神仙之鹤;酒家争识,依然学士之驴。

注释:
14、身世何如:身世:指人的经历、遭遇。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何如:如何,怎么样。用于询问。《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子木问於赵孟曰:‘范武子之德何如?’”《新唐书哥舒翰传》:“禄山见翰责曰:‘汝常易我,今何如?’”唐陆龟蒙《酒杯》:“叔夜傲天壤,不将琴酒疏。制为酒中物,恐是琴之馀。一弄广陵散,又裁绝交书。颓然掷林下,身世俱何如。”
15、故居:从前住过的地方。亦指从前居住过的房子。《楚辞远游》:“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王逸注:“何必旧乡,可浮游也。”
16、烟波静里:刘禹锡《咏寄荆南严司空》:“江远烟波静,军回气色雄。”
17、风雨飘余:风雨飘飖: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壬寅仲冬,便道过访虽座上客满,不异曩时,而风雨飘飖,渐觉朱颜非昔矣。”
18、厌说孙吴之法:厌说:宋代何梦桂《杭州孤山》:“歌舞钱塘厌说兵,悠悠往事竟何成。钱鏐铁箭千年在,伍子鸱夷一死轻。”孙吴之法:孙武与吴起合成孙吴。《孙子兵法》与《吴子兵法》又合成《孙吴兵法》。
19、聊耽释老之书:聊耽:元耶律楚材《感事》:“人不知予我不尤,濯缨何必拣清流。良材未试聊耽酒,利器深藏俟割牛。”释老:释迦牟尼和老子的并称,亦指佛教和道教。《周书武帝纪上》:“帝御大德殿 ,集百僚道士沙门等讨论释老义。”
20、幸遨头其容我:遨头:宋代成都自正月至四月浣花,太守出游,士女纵观,称太守为“遨头”。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四月十九日成都谓之浣花,遨头宴於杜子美草堂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容我:明代宗臣的《报刘一丈书》:客心耻之 ,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1、呼长耳以载余:长耳:驴的别称。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以贤妻激劝而得者》:“时彭伉方跨长耳纵游於郊郭。”载:《说文》:“乗也。”《易大有》:“大车以载。”又承也,胜也。《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载物。”
22、世外相逢:世外:尘世之外,世俗之外。李白《杂题》诗序:“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相逢:彼此遇见,会见。汉张衡《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
23、莫是神仙之鹤:莫是:莫非是,或许是。唐窦常《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何妨密旨先符竹,莫是除书误姓名。”《朱子语类》卷十九:“孟子所谓求放心,集义所生,莫是立根本处否?”神仙之鹤:范仲淹《和太傅邓公归游武当见》:“此日神仙丁令鹤,几年霖雨武侯龙。”
24、酒家争识:酒家:酒肆,酒店。《史记栾布季布列传》“赁佣於齐,为酒人保”裴駰集解引《汉书音义》:“酒家作保佣也。” 争识:唐卢纶《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名高闲不得,到处人争识。谁知冰雪颜,已杂风尘色。”
25、依然学士之驴:依然:依旧。《大戴礼记盛德》:“故今之人称五帝三王者,依然若犹存者,其法诚德,其德诚厚。”学士之驴:宋刘斧《摭遗》:“李白失意游华山,过县,宰方开门决事,白乘醉跨驴过门,宰怒,不知太白也。引至庭下曰:‘汝何人?辄敢无礼!’白乞供状,状无姓名,曰:‘曾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授砚,力士抹靴,天子殿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我骑驴?’宰惊起,揖曰:‘不知翰林至此。’太白跨蹇而去。”

这前两韵,是破题。
处士新称,将军老罢。十载云闲,一鞭烟跨。中原之鼙鼓方多,绝域之虫沙未化。指点满湖风月,此地清凉;眼看半壁山河,大江日夜。身世何如?犹留故居。烟波静里,风雨飘余。厌说孙吴之法,聊耽释老之书。幸遨头其容我,呼长耳以载余。世外相逢,莫是神仙之鹤;酒家争识,依然学士之驴。

风雨飘飖的意思,用风雨的不同意思各造一句话(6)

3、盖彼韩蕲王者,长驱骢马,生制駃騠。军屯罴虎,鍪拥狻猊。曳绠而沉䑦轆,冶铁而布蒺藜。郎官之跃如飞,舣舟卒譟;金人之驰不度,桴鼓妻携。

注释:
26、长驱骢马:长驱:向前奔驰不止,长途向前驱驰。汉王逸《九思遭厄》:“蹑天衢兮长驱,踵九阳兮戏荡。”骢马:青白色相杂的马。南朝宋鲍照《结客少年场行》:“騘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宋史韩世忠传》:“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
27、駃騠:良马名。《逸周书王会》:“请令以槖駞、白玉、野马、騊駼、駃騠、良弓为献。”公马与母驴所生的杂种力畜。外貌偏似驴,耐粗饲,适应性强,挽力大而持久,但均不及骡。
28、军屯罴虎:军屯:指驻屯的军队。《前汉书平话》卷上:“朕思之,陈豨造反,多因为寡人与陈豨军屯衣甲器物,是他韩信执用的物件,以此上仇寡人之寃。”罴虎:喻勇士。《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梁程虔墓志》:“駈率六戎,镇翼罴虎。”
29、鍪拥狻猊。《宋史韩世忠传》:“器仗规画,精绝过人,今克敌弓,连锁甲,狻猊鍪及跳涧以习骑,洞贯以习射,皆其遗法也”。狻猊鍪即殷代虎胄之遗意也。30、曳绠而沉䑦轆:曳绠:《说文》:“绠,汲井索也。”元代杨奂《东游记》:“持火曳绠而入,比三数丈,忽隙间有光,睹一室,口广两楹许。”䑦轆:注者曰:轆字乃舟字旁也。䑦轆,舟名。大艑也。《北堂書鈔》:“豫章城西有䑦轆洲,卽呂蒙作䑦大艑處。”《水經注》:“作谷鹿洲。”《箋》:“當是句轆。”《廣雅》:“䑦轆,船也。音鉤鹿。”《宋史韩世忠传》:敌舟噪而前,世忠分海舟为两道出其背,每缒一绠,则曳一舟沉之。兀术穷蹙,求会语,祈请甚哀。世忠曰:“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则可以相全。”
31、冶铁而布蒺藜:冶:《说文》冶,销也。蒺藜:古代用木或金属制成的带刺的障碍物,布在地面,以阻碍敌军前进。因与蒺藜果实形状相似,故名。《六韬军用》:“木蒺藜去地二尺五寸,百二十具,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尺,长六尺以上,千二百具,败走骑。突暝来前促战,白刃接,张地罗铺两鏃蒺藜,参连织女,芒间相去二尺,万二千具。”《宋史韩世忠传》:世忠将所部追击,至临淄河,兵不满千,分为四队,布铁蒺藜自塞归路,令曰:“进则胜,退则死,走者命后队剿*。”
32、郎官之跃如飞:郎官:湖名。本名南湖。在今湖北汉阳。唐李白流放夜郎,与故人尚书郎张谓、沔州牧杜公、汉阳宰王公,觞于南湖。张请李白为湖标一嘉名,以传不朽,白因举酒酹水,改南湖为郎官湖,并赋《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诗,有句云:“四坐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郎官跃如飞:《宋史韩世忠传》:“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数十人,禽腊以出。辛兴宗领兵截峒口,掠其俘为己功,故赏不及世忠。别帅杨惟忠还阙,直其事,转承节郎...世忠跃马薄敌,回旋如飞。”
33、舣舟卒譟:《宋史韩世忠传》:“世忠往见刘延庆,与苏格等五十骑俱抵滹沱河。逢金兵二千余骑,格失措,世忠从容令格等列高冈,戒勿动。属燕山溃卒舟集,即命舣河岸,约鼓噪助声势。世忠跃马薄敌,回旋如飞。敌分二队据高阜,世忠出其不意,突二执旗者,因奋击,格等夹攻之,舟卒鼓噪,敌大乱,追斩甚众。”
34、金人之驰不度:《宋史韩世忠传》:“兀术遣使通问,约日大战,许之。战将十合,梁夫人亲执桴鼓,金兵终不得渡。”
35、桴鼓:鼓槌与鼓。比喻相应迅速。宋罗泌《路史后纪三炎帝》:“教化兴行,应如桴鼓。”指战鼓。《史记田叔列传》:“田仁对曰:‘提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鬭,仁不及任安 。’”

风雨飘飖的意思,用风雨的不同意思各造一句话(7)

4、不见夫白面山前,黄天荡口。横麾大将之旗,痛饮降人之酒。为国家刷耻,挞孛就擒;誓臣子何心,苗刘馘首。不负三公之相,裒忠勇于黄麻;足当万人之军,比威严于细柳。

注释:
36、白面山前:在今湖北嘉鱼县南。南宋绍兴二年,蕲阳民刘忠占据白面山,韩世忠自豫章移师长沙,进而讨平之,即此。《宋史韩世忠传》:“时刘忠有众数万,据白面山,营栅相望。”
37、黄天荡口:即今江苏南京、镇江二市间瓜埠至青山段长江江道。古时江面辽阔,为南北险渡。南宋建炎四年,韩世忠大破金兀术于此。
38、横麾大将之旗:《玉篇》麾,指麾。《史记项羽本纪》:“诸侯罢戏下。”《注》:“戏,大将之旗。”
39、痛饮降人之酒:《宋史韩世忠传》:大校李复鼓众以乱,淄青之附者合数万人,山东复扰...布铁蒺藜自塞归路,令曰:“进则胜,退则死,走者命后队剿*。”...乘胜逐北,追至宿迁,贼尚万人,方拥子女椎牛纵酒。世忠单骑夜造其营,呼曰:“大军至矣,亟束戈卷甲,吾能保全汝,共功名。”贼骇粟请命,因跪进牛酒。世忠下马解鞍,饮啖之尽,于是众悉就降。
40、为国家刷耻:《宋史韩世忠传》:世忠初陛辞,奏曰:“臣誓生获贼,为社稷刷耻,乞殿前二虎贲护俘来献。”
41、挞孛就擒:《宋史韩世忠传》:“ 四年,以建康、镇江、淮东宣抚使驻镇江。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距大仪五里...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遂擒挞孛也等二百余人。”
42、誓臣子何心:《宋史韩世忠传》:苗傅、刘正彦反,张浚等在平江议讨乱,知世忠至,更相庆慰,张俊喜跃不自持。世忠得俊书,大恸,举酒酹神曰:“誓不与此贼共戴天!”《宋史韩世忠传》: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
43、苗刘馘首:《宋史韩世忠传》:于是以为江、浙制置使,自衢、信追击,至渔梁驿,与贼遇。世忠步走挺戈而前,贼望见,咋曰:“此韩将军也!”皆惊溃。擒正彦及傅弟翊送行在,傅亡建阳,追禽之,皆伏诛。馘:割下的左耳。古代战争割取敌人的左耳,用以计数报功。《诗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44、不负三公之相:《宋史韩世忠传》:“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日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
45、裒忠勇于黄麻:裒:《尔雅释诂》:“聚也。多也。”忠勇:《宋史韩世忠传》:世忠初陛辞,奏曰:“臣誓生获贼,为社稷刷耻,乞殿前二虎贲护俘来献。”至是,卒如其言。帝手书“忠勇”二字,揭旗以赐。黄麻:古代诏书用纸。亦借指诏书。古代写诏书,内事用白麻纸,外事用黄麻纸。杜甫 《赠翰林张四学士垍》:“紫誥仍兼綰,黄麻似《六经》。”杨伦笺注引《唐会要》:“开元三年,始用黄麻纸写詔。”
46、足当万人之军:《宋史韩世忠传》: 宣和二年,方腊反,江浙震动,调兵四方,世忠以偏将从王渊讨之。次杭州,贼奄至,势张甚,大将惶怖无策。世忠以兵二千伏北关堰,贼过,伏发,众蹂乱,世忠追击,贼败而遁。渊叹曰:“真万人敌也。”
47、比威严于细柳:威严:指威势。指严厉。《管子八观》:“禁罚威严,则简慢之人整齐。”细柳:《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

风雨飘飖的意思,用风雨的不同意思各造一句话(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