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字头”的部位摆得准确,是“字正”的基础。
在准确的发音部位上要适当用力地咬字,利用“字头”的力量带动整个字音的响度。“字头”的长短要根据“字头”的质而定,不能一律看待。任何“字头”,都不能延伸过长,要是拖得太长,会破坏吐字的力量和字音的完整。歌唱语言是传达歌曲作品思想内容的,必须使听众听懂 。要达到这个目的,则每个歌者必须在吐字、归音上狠下功夫。
(b)“字腹”的开口度和共鸣腔要略大。
我们强调歌唱语言的发声要比生活语言的发声口腔略大,舌高点略后,主要是为了增强“字腹”的响度。戏曲家常说“一响遮百丑”,说明了响度在歌唱语言里的重要性。我们还应该注意,响度只是字音的一方面,光有响度而字音不清,则不能达到“字正腔圆”的要求。我们常听到一些歌者的声音确实响亮动听,但有一半的歌词听众不能听懂,因而听众无法全面领会歌曲的内容,字音光响而语义不清,是一种“音包字”的现象。
语言有自己的语言特点,必须在语义清楚的前提下去增强语言的音乐性,这样才够得上歌唱语言的艺术标准。字音的响度主要表现在“字腹”上。要“字腹”唱得响,只有适当扩大共鸣腔。然而也要注意避免产生“音包字”的现象。因此声腔的扩大,要根据汉语字音的特点。不可不顾“字腹”的性质只追求音响。
(c)“字尾”要根据声音的高低和升降决定收音的宽窄。
高音和升调要收得宽些,否则会影响气流畅通而使喉部紧张;低音和降调要收得窄些。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发音器官的肌肉极易松弛,要是不注意“字尾”收窄,尾音就容易丢掉。但不能因为收窄把尾音咬得过死,使它形成一个独立的音节。不管是宽收或窄收,都不能收得太硬,必须从“字腹”逐渐地过渡到“字尾”,同时气流也要逐渐地由强到弱,口腔的肌肉也要逐渐地由紧到松,这样才能收到恰如其分的位置。
“字头”、“字腹”和“字尾”是字音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字音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有机地联系着,任何一部分运用得不恰当,都会影响整个字音的清楚和响亮。所以在锻炼“吐字归音”的时候,必须把这三部分联系起来。从“字头”滑到“字腹”,再从“字腹”滑到“字尾”,形成“枣核儿”样的一个整体。虽然“头”、“腹”、“尾”之间是滑过去的,但是每一部分的特性必须表现清楚,这样才能做到吐字有力,收音恰当清楚。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条发声练声曲,希望大家认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