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顾名思义就是指流行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及地区,大众普遍喜爱的歌曲。歌词浅白,旋律也不会太过繁复,容易被大众接受。
由于经济生活的改善及网络科技的进步,现代地球村的观念普遍形成,国家、地区的轸域逐渐消失,现代人所要抒发的感情渐趋多元,流行歌曲,音乐结构有越来越复杂的倾向,常吸收不同元素、不同语言,融合在流行音乐中。
流行歌曲与民歌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它的时间性和商业性。
和民歌相较,流行歌曲的起伏较大,流行的时间较短暂,汰换率较高;
民歌的保存时间较长,较倾向表现当地、当时的特殊风格。
流行歌曲本质上较属于大众文化,从生产到消费都具有明显的商业性,各种营销手段如唱片的灌录、包装、偶像的塑造及新闻的炒作等等,是民歌所没有的。
广告营销的强力打歌,歌声成为商品,种种设计都为满足市场需求。
昔日的江湖走唱到今日无远弗届的网络下载,不同世代的流行歌谣打破地域的限制而重新被传唱。
一般人对流行歌曲的认知,几乎来自大众传播媒体或音像出版品,从歌曲的制作到电台、电视台、现场演唱会、互联网音乐应用的传唱,建构出对流行歌曲的概念。
传播媒体的演进,同时带动歌曲的流行。从最早以口耳相传,蔚成流行,具地域性、时代性限制的特色,到现在电视各台的歌唱比赛,移动互联网生态下的音乐应用,社交短视频应用,快速养成不少广受大众欢迎的素人歌手,流行歌曲更无庸置疑地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
由于网络的无远弗届,下载方便,不分时代、地域,于是各种禁歌、经典歌谣重新被记忆、改编与传唱,歌谣的文艺复兴于焉形成。
随着传播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流通更加快速便捷,流行音乐随着网络流通,各种歌唱比赛也让不同世代的流行歌曲重新被认知。
流行歌曲具有舒软、轻快、宣泄、取乐、消遣的特质,希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产生畅销商品,情歌是最容易生产且最容易讨好听众的题材,因此以软调、感性要求的抒情歌曲,一直是流行歌曲市场的销售大宗。
华语流行歌曲,特别是台湾地区创作的很多流行歌曲耽溺于情爱的书写,爱情成为年轻族群关注的价值目标。
情歌最能打动人心,从怨情到努力,从情爱的创伤中痊愈、成长,能看出现代人自我主宰的能力较过去增强,现代人确实有较多能量在情伤中求得重生。
“庸俗化”、“商品化”的现象,对创作者本身都是一种灼伤,然而触动大众感情的情歌,仍然可以引入严酷的现实,启发大众思考,拥有人文关怀,表达出新歌谣的精神。
能唱出自己的心声,诚恳、真实地表达生活经验,有深刻的感知与反省,是部分音乐人的执着追求。
不管技巧的纯熟度如何,曲风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歌曲是专业的音乐人所作,还是闾巷自然的音籁,歌谣书写都来自人性的需求。就观察所及加以分析:流行歌曲的题材可以十分之广博
(1)来自情感自然的需求
(2)来自政治社会的观察
(3)来自人性深刻的洞悉
(4)来自依恋土地的深情
(5)来自凝聚社区的意识
(6)来自宗教虔诚的信仰
(7)来自催化人生的高梦
歌声是写实的生活记事,可以着意于悲悯市井小民生活的辛苦,也可以传达社会的变迁,显现国人的尊严,更可以开展全球的视野。音乐人以歌声提醒人心:要面对过去,才能昂首未来。
本文部分参考邱素云、陈丽明、徐千惠、梁淑玲合写的《歌谣书写的理论与应用──区域文学探索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