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降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水汽充足,二是气流上升,三是凝结充分。降雨的前提是一定要有云层,同时要满足一定的物理条件。例如,0℃以上的暖云中应该有大水滴,0℃以下的冷云中应该有冰晶。如果微观物理条件不具备,那么宏观天气条件就不会再下雨。如果碘化银和干冰扩散到云层中,不仅可以产生许多人工冰晶,而且水滴还会进一步凝结长大,从而形成雨水,降落在地面上。
“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其主要功能是充当良好的制冷剂。当我们把干冰发射到云中时,它会迅速升华,变成气体。它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大量热量,当地空气的温度会迅速降低。水汽会液化,变成小水滴,形成厚厚的云层,为降雨创造条件。此时,人造“冰核”碘化银会使云雾凝结或凝结。然后,借助水滴的自然碰撞过程,实现人工降雨。
碘化银的粒径尺寸很小,它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种人工成核剂。碘化银的粒子结构与冰芯极为相似,可用作人工冰芯,将过饱和状态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结果表明,在1011~1014的-10℃温度范围内,碘化银冰芯可以生成,是冷云降水的良好催化剂。碘化银在高空扩散后会变成肉眼难以分辨的小颗粒。作为水滴的凝聚核,它消失在厚厚的云层中。碘化银随雨滴落在地上,和大量的水滴一样小,所以不会影响生态环境。
为人体健康保驾护航碘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常用作外科消毒剂。以碘为主要药物成分的常用消毒剂有碘酊和碘伏。
碘伏俗称碘酒,通常将碘和碘化钾溶解在酒精溶液中制成。碘是固体物质,加入碘化钾有助于碘在酒精中溶解。碘酊是急救包装中常用的药品之一,市场上销售的碘酊浓度一般为2%。碘酊能使细菌蛋白变性,*灭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常用于伤口消毒。碘酊具有很强的*菌作用和刺激作用。不适用于黏膜消毒。用于皮肤消毒时,应注意避免皮肤起泡或过敏,减少皮肤着色。
碘伏是一碘化物在PVP中溶解形成的,能溶解9%-12%的碘,呈紫黑色。碘伏的浓度通常较低,一般低于1%,呈浅棕色。碘伏是一种具有广谱*菌效果的消毒剂,能*灭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一些病毒,可用于皮肤和粘膜的消毒,也可用于蔬菜、水果、餐具、玩具等家用产品的消毒,消毒时应用水稀释碘,并用碘伏消毒然后将家居用品浸泡5-10分钟。
海水和海鲜中的碘含量相对较高,如海带每公斤碘含量高达4000毫克。
在碘的放射性同位素中,碘131和碘125是毒性相对较大的放射性核素。放射性同位素在核医学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应用广泛的“碘试剂”碘在分析化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淀粉存在下,利用碘的氧化、碘离子的还原和碘的蓝色,用碘量法进行定量分析。碘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的许多领域。
在环境保护领域,通常采用碘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科学家称水中溶解的分子氧为每公升水中溶解的毫克氧。水中溶解氧水平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能反映水体污染的严重程度,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碘含量法也是食用油检测的主要方法。碘值是每100克油所吸收的碘的质量。碘值在一定范围内反映了油的不饱和程度。各种油脂的碘值及其变化范围是一定的,如大豆油的碘值为124-139,花生油的碘值为86-107。因此,通过测量油脂的碘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油脂的成分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掺假或造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