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三气周瑜完整版故事,诸葛亮三气周瑜主要内容30个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31 03:04:22

这几天,抖音上有个视频颠覆了大家对“诸葛亮三气周瑜”的认知。

原来,历史上的周瑜很大度,根本不是什么爱嫉妒别人的小人,他战略眼光之精准,还在诸葛亮之上。而且,周瑜成名之时,诸葛亮刚刚走入仕途,二人一生几乎没打过交道。

而历史上的诸葛亮,在计谋上固然不差,但也并没有到出神入化之境,且他最擅长的不是智谋,而是法治。

不过,对周瑜和诸葛亮来说,无论外界如何评判,与他们做真正的自己毫无干系。他们根本不会费心理会别人怎么想怎么看,他们永远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做自己,活出自己彪悍的人生。

这也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强人所具有的特质。

诸葛亮三气周瑜完整版故事,诸葛亮三气周瑜主要内容30个字(1)

剽悍的人,从不走寻常路

民国时期有一个叫唐群英的女子。母亲给她缠足的时候,她痛得要死。母亲说,女孩子都要裹脚的,不然以后嫁不出去。但唐群英觉得,如果为了嫁人就得受这非人的折磨,自己宁可不嫁人。

自此,唐群英踏出了和同时代其他女人截然不同的一条道路。

她完全不理睬“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通行了几千年的标准,毅然走入学校学习,她还是华兴会唯一的女会员,也是第一位参加同盟会的女子。

更让同时代的人意想不到的是,唐群英改变了“女人只能在后方”的做法,她慷慨奔赴战场,积极走上前方,并勤练枪法,并最终成为一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双枪女将。

100年后,在重庆双桥市,有一个女孩子初中即将毕业,但因成绩不好,眼见无缘当地重点高中。

而她所在的初中,成绩不好的学生大多以上技校为人生路途。要好的姐妹们约她一起去考技校,她却坚持要考重点高中,就算成绩不好,请家教补习也要考高中。

她不想走和别人一样的路。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中国银行当柜员,这是一个别人趋之若鹜的铁饭碗,但她却不安于此。每天下班,路过那座正在修建的桥,她告诉自己:“这座桥修完之后,我的生活一定要有变化。”

终于,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到英国普华去做会计培训的资格,并由普华走上了创投之路。

她,就是风投女王徐新,曾被《投资与合作》杂志评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风险投资家之一”。

这些彪悍的人,从来不眼馋别人的康庄大道。他们敢想敢干,独自踏上自己一个人的独木桥,然后开辟了人生另一个新天地。

诸葛亮三气周瑜完整版故事,诸葛亮三气周瑜主要内容30个字(2)

诸葛亮三气周瑜完整版故事,诸葛亮三气周瑜主要内容30个字(3)

剽悍的人,从不会认输

锦江饭店的创始人董竹君可谓是一位奇女子。

她年仅13岁就被卖入青楼,在97岁写自传时,回忆这段日子时写到:“那时我才13岁,正是民国二年(1913年)冬末春初,现在写此,不觉黯然泪下。”

然而董竹君终其一生也未能忘记的这段苦难耻辱,并不是她人生的绝境。她说,自己真正濒临崩溃的时候是33岁那年。

33岁那年,董竹君母亲去世,父亲病重,自己失业,同时她还欠着大笔的钱,要抚养4个孩子,还要面临社会舆论对她的指责唾骂。

而她,只能独自承担一切。

董竹君说,一天晚上,她看着亮如白昼的月光,心中却感到比深夜还黑。她不由地一阵心酸,起了自*的念头。

这时,她看了看幼小的孩子,觉得不忍。她的父亲还在病床上,也不忍把父亲扔了。最主要的是,她知道自*之后,社会上一定会这样说:

“本来是嘛!督军夫人不当,偏要去蓬头赤脚,违背妇道,自讨苦吃。到底是穷人出身,卖唱的坯子,贱骨头,下流胚,没有福气,不去想想一个女人能做得了什么事?”

她还想到,前夫夏之时一定会笑她:“我早就跟她讲过,会弄得走投无路,带了4个孩子不去跳黄浦江了事,我在手板心里煎鱼给她吃。”

董竹君重振精神,下定决心不再向生活低头。但无论她怎么努力,生活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发艰难。父亲的病越来越重,孩子也面临辍学,甚至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生活终究不会亏待全力以赴的人。一位朋友被董竹君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所打动,在这位朋友的资助下,董竹君开办了锦江菜馆,并最终将其打造成上海滩高品质生活地标。

后来,看到国家困难,她又把菜馆、花园、存款全部捐出,支持国家建设。建国后,她又应政府要求,创办了专门招待外宾的锦江饭店,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董事长。

就算所有的人都说我要完了,那又怎样?

那些彪悍的人,他们不会认输,他们不会把别人眼中的完蛋看成最后的终结,而是耐心性子,迎接那一个或大或小的转机。

诸葛亮三气周瑜完整版故事,诸葛亮三气周瑜主要内容30个字(4)

诸葛亮三气周瑜完整版故事,诸葛亮三气周瑜主要内容30个字(5)

剽悍的人,从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这几年“土豪”这个词儿挺流行的。不幸的是,曹德旺也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还是被外国商界贴上的。

曹德旺的福耀玻璃集团是世界第二大玻璃供应商,但是美国商界却认为他是投机取巧,腹内草莽却硬要附庸风雅。

然而曹德旺真的是外界传言中的那样吗?

完全不是。

少年时,他为了攒钱买一本《新华词典》,割了一年草;为了买一本《辞海》,割了三年的草。

曹德旺并不是附庸风雅,他是真的风雅。曹德旺的朋友都知道他的怪癖——可以问他借钱,但绝对不要向他借书。因为他爱书如命,从不会把书借给任何人。

读《红楼梦》,他看到那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感到初创的企业就像寄人篱下的黛玉,一日不得安宁。因此提醒自己:经营企业时,务必谨慎再谨慎。

读《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后,他结合自己对经济形势的认识,公开撰文:“全国GDP增长迅速,但也要从凯歌中听出其中的不和谐。” 2007年,他已经预见了经济寒冬的到来。

对他影响最深的,是三卷关于曾国藩的书。

第一次读,他没明白。

他不甘心,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终于有一天,开悟了。

诸葛亮三气周瑜完整版故事,诸葛亮三气周瑜主要内容30个字(6)

他从曾国藩在湖南、江西官场的失利中,联想到了自己过于耿直的性格,在之前经商过程中受到的挫折。

他明白了曾国藩的苦衷,他顿悟了曾国藩的智慧。从此以后,他在办公室里挂上了曾国藩的12字对联:

敬胜怠,义胜欲

知其雄,守其雌

这一挂就是8年。

这绝不是附庸风雅,而是曹德旺与曾国藩的内心对话。

一个人有传说,说明他有故事。也许是盛名难副,也许是诛心毁谤。

但那些真正彪悍的人,从来不活在传说里。

周瑜不会因为别人传说他小气、嫉妒,就气到半死。而是以他的宏大器量,以极其精准的战略眼光,让东吴持续与曹操抗衡,成为江南儒帅。

诸葛亮不会因为别人传说他有神一般的智慧,就到处献计献策。而是依照自己本身的能力,积极立法,严格执法,成为一代法治良相。

真正彪悍的人生,从来不需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董竹君说:“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

这,才是真正的传奇。

作者:燕穿杨,一个喜欢国学,爱好古风的读书人。深信过去的故事里,一定藏着关于未来的梦。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内容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